在西方文明史中,教会与政府的关系被视为最重要的主题。<1> 由于二者都要求得到人们普遍的忠诚,教会与当权者的张力乃至较量,一直是型塑西方社会的决定性力量之一。这一较量从罗马帝国经中世纪,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纳粹德国和苏共时期,其中不断上演的一幕是,当政治体系试图神化(deify)自己,或者当教会丧失其超越性异象,将上帝国等同于地上国时,教会与政权之间的界限就被践踏。

对于一个要求绝对国家权力的宗教性政党来说,基督教会往往成为被驯化乃至受攻击的对象。这不单是因为教会组织妨碍绝对权力的施行,更重要的是,绝对国家权力背后的世界观(Weltanschauung),与同样排他性的基督信仰难以共存。当前者试图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后者时,教会成员对基督的见证便面临严峻考验。此时,他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林前4:9)。本期《世代》所关注的纳粹德国时期的认信教会(Confessing Church, Bekennende Kirche),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样一台戏。

认信或者信仰告白(confessing),让人想到在法庭上证人被传唤来作证这样的画面。新约圣经中,见证是福音一项重要内容。耶稣告诫门徒在世人面前务必要公开认他(太10:32;路12:8),又在升天前嘱咐门徒要在各地直到地极为他作见证(徒1:8)。使徒彼得和保罗在宣教过程中也多次提到为耶稣做见证(徒2:32、40,3:15,22:15,23:11等)。所见证的内容围绕基督的生、死、复活以及福音真理等信息。初代教会时期,认信者(confessor)为了见证福音而受苦,以致殉道。路德宗神学传统认为,当基督徒为了见证对于耶稣基督的教会而言,福音和圣礼是足够的权威,因而不得不违抗世俗权威甚至作为机构的教会权威时,如此关乎生死的重大时刻就是《协同书》(Formula of Concord, 1577年)所说的“认信时刻”。 <2>

希特勒上台之初,德国6500万人口中大约有4100万官方登记的新教徒,2100万天主教徒。德国新教主要分为路德宗、联合教会和改革宗三派,其中路德宗信徒和其他受路德宗教义和实践影响的信徒占新教人数的绝大多数。<3> 德国几乎所有的新教徒都支持希特勒宣传的民族主义、反共和反犹主义。魏玛共和国时期(1918—1933)的经历让大多数新教徒相信,德国的未来必须要有强大的国家领导和道德复兴,而这正是纳粹纲领宣传的内容。那些愿意与上台的希特勒妥协合作的保守派精英中,有新教主教、牧师、神学家和教会官员。<4>

认信教会有时也称作认信运动,指的是德国福音派神职人员和平信徒联合起来反对帝国教会主教穆勒(Ludwig Müller,1883—1945)推行的纳粹一体化(Synchronization, Gleichschaltung)运动,在广泛的意义上也包括对纳粹教会政策的反抗(在这个意义上也含括天主教的反抗活动)。所谓一体化,简言之就是要将德国所有组织、团体、个人置于纳粹国家的控制之下,让希特勒杂糅基督教与民族主义的第三帝国(Drittes Reich)政治神学,以及建立在社会达尔文主义之上、主张种族主义的世界观,得到所有德国人完全的、排他性的认可。<5>当希特勒在1933年上台,针对教会推行一体化政策时,德国教会也进入一段长达12年的教会斗争(Church struggle, Kirchenkampf)时期,其中认信教会不但要与亲纳粹的德意志基督徒(German Christians, Deutsche Christen)争夺新教教会领导权,抵抗纳粹政权的意识形态影响和逼迫,还要面对自身内部就前两项斗争的性质和程度产生的分歧和冲突。<6> 这三方面的斗争相互交织在一起,前两项斗争随着1945年纳粹的垮台而结束,后一项斗争的影响延续到战后德国教会的重建。

德意志基督徒接受纳粹所代表的带有民族主义和反犹色彩的“积极基督教”(positive Christianity),其目标是将德国二十多个地区教会(Landeskirchen)并入统一的帝国教会(Reich Church),也即能够表达德国人“充满活力的信仰”之“全民教会(Volkskirche)”。他们认为上帝国与德意志帝国、成为德国人与成为基督徒不可分割,教会是希特勒民族复兴计划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7> 在希特勒的扶植下,德意志基督徒取得帝国教会的领导权,在教会中引入雅利安条款(Aryan Paragraph),将反对派领袖逐出帝国教会,终止和剥夺犹太裔基督徒担任圣职和教会行政人员的资格。认信教会正是在与德意志基督徒的斗争中形成,其标志性事件是1933年9月路德宗牧师马丁·尼莫勒(Martin Niemöller,1892—1984)发起成立的、旨在反对将雅利安条款引入教会的牧师紧急联盟(Pastors’Emergency League, Pfarrernotbund),以及次年5月在德国巴门举行的第一次认信教会会议。路德宗、联合会和改革宗均派代表参加这次会议,联合发表《巴门宣言》,反对德意志基督徒对教会的纳粹化改造。该宣言不但表达了认信教会的神学立场,也是一份潜在的反对纳粹主义的政治声明。然而,共同宣言不过是针对共同的敌手因而暂时掩盖了不同宗派之间的分歧。这些背后的分歧在宣言发表5个月后的达勒姆会议(the Dahlem synod)上公开出来:认信教会中的激进派(支持达勒姆决议的一派,即达勒姆派)要求与德意志基督徒主导的帝国教会正式决裂,纳粹政权承认认信教会的合法地位,而保守派只想把德意志基督徒从教会中赶走,恢复地区教会以往的领导权。

大概从1935年开始,由于德意志基督徒未能成功将新教一体化,希特勒收回对帝国教会的支持,转而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和控制教会,阻碍认信教会参与普世合一运动(ecumenism),关闭非官方神学院,将不顺从的牧师驱离教会,禁止其讲道。认信教会不得不转入地下。与纳粹合作与否在认信教会中引起分裂,最终导致1936年第四次认信教会会议中,保守派与激进派分别成立各自的领导团体。保守派关心教会各样事工的安全与否,愿意与德意志基督徒妥协,而激进派(也就是达勒姆派)更希望脱离纳粹政权对教会事务的掌控,甚至致信希特勒公开批评纳粹党及其教会政策。<8> 战争爆发后,尽管来自纳粹政权的逼迫有所减缓,但认信教会中那些敢于为基督和福音公开作见证的人,仍然要冒很大风险。

然而,认信教会对纳粹政权的批评和反抗并不完全。面对党卫军制造的“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对德国犹太人的迫害,认信教会除了个别牧者为犹太人发声抗议,囿于路德宗反犹太教的传统,整体上对此一纳粹暴行保持沉默。<9> 许多认信教会的基督徒在犹太人和犹太裔基督徒中作区分,只有后者受到种族主义政策伤害,他们才感到有责任反对纳粹的种族政策。在战争爆发后的大屠杀(Holocaust)期间,新教教会也没有积极公开谴责纳粹罪行。为此,1945年10月,德国新教教会(其中包括认信教会)发表斯图加特认罪宣言(Stuttgart Declaration of Guilt),为自己的不作为公开认罪悔改,用该认罪宣言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更勇敢地见证、更忠心地祈祷、更喜乐地相信,更热烈地去爱”。<10>

纳粹德国时期认信教会的历史表明,在极端年代试图作出经得起时代挑战的基督徒见证并不容易。认信教会整体可能缺乏明确一致的神学和政治立场,本身也分化为不同派别,但她的存在毕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在当时绝大多数选择沉默的基督徒无所作为之时,少数基督徒为教会纯洁而战的一种努力,尽管这种努力并不完全。<11> 无论是远离挑战、对邪恶沉默,还是与之战斗,都要付出代价。那些较早看到纳粹世界观与基督信仰不可调和,明确反对纳粹意识形态及其教会政策的基督徒领袖(比如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施耐德[Paul Schneider,1897—1939] <12>),尽管反对的力量弱小,但他们延续了基督教信仰告白(confession)的见证传统,证明教会建立在其上的磐石(太16:18),比纳粹政权所以为的更为坚固。

鉴于这段历史对于当今的现实参照意义,本期杂志特别翻译和刊发两位西方学者论述认信教会历史的文章<13>,以供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参考,同时,我们也期待今后能收到本土学者和同道的来稿,就认信教会所涉及的三方面的教会斗争(特别是政教冲突),展开神学方面的反思、探讨或者历史神学方面的绍介(比如路德宗认信传统对朋霍费尔思考和从事抵抗活动的影响<14>),以为当今中国教会思想和践行为基督作见证之一助。

 

<1> Emil Brunner, The Divine Imperative, trans. Olive Wyon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47), 552.

<2> Robert W. Bertram, A Time for Confessing (Cambridge &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8), 1.

<3> Matthew D. Hockenos, A Church Divided: German Protestants Confront the Nazi Past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4), 4.

<4> Hans Tiefel, “The German Lutheran Church and the Rise of National Socialism”, Church History, Vol. 41, No. 3 (Sep., 1972), 326-336; Robert P. Ericksen, Theologians Under Hitler: Gerhard Kittel, Paul Althaus and Emanuel Hirsch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5>“Confessing Church”, “Synchronization”, “Hitler’ s Worldview”, “The Third Reich”,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Third Reich, ed. Christian Zentner and Friedemann Bedürftig, vol.1-2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1); “Weltanschauung”, in Louis L. Snyder, Encyclopedia of the Third Reich (Wordsworth Editions, 1998), 378; Stan Lauryssens, The Man Who Invented the Third Reich: the Life and Times of 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 (Sutton Publishing,1999),107.

<6> Klaus Scholder, “The Church Struggle,” in A Requiem for Hitler and Other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German Church Struggle (London: SCM Press, 1989), 94-95; Matthew D. Hockenos, A Church Divided: German Protestants Confront the Nazi Past, 15.

<7>“Guiding Principles of the ‘German Christian’, 26 May 1932”, The Third Reich and the Christian Churches: A Documentary Account, ed. Perter Matheson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4-6; A Church Undone: Documents from the German Christian Faith Movement, 1932-1940, selected,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by Mary M. Solberg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2015); “German Christians”,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Third Reich, ed. Christian Zentner and Friedemann Bedürftig, vol.1, 326.

<8>“Memorandum Submitted to Chancellor Hitler, June 4, 1936”, Arthur C. Cochrane, The Church’s Confessing Under Hitler (Pittsburgh: The Pickwick Press, 1976), 268-279.

<9> Victoria Barnett, For the Soul of the People: Protestant Protest Against Hitler (New York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42-143; Wolfgang Gerlach, And the Witnesses Were Silent: The Confessing Church and the Persecution of the Jews, trans. & ed. Victoria J. Barnett (Lincol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0), 142-151.

<10> Matthew D. Hockenos, A Church Divided: German Protestants Confront the Nazi Past, 187.

<11>同上,第5—6页。在1933年到1945年间,80%的新教平信徒选择中间立场,既不支持德意志基督徒,也不加入认信教会。

<12>施耐德的传记,参阅Claude R. Foster, Jr., Paul Schneider The Buchenwald Apostle: A Christian Martyr in Nazi Germany, A sourcebook on the German Church Struggle (West Chester: West 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7).

<13>见本期主题文章:维多利亚·巴内特(Victoria Barnett),“认信教会的兴衰”;马修·霍肯诺斯(Matthew D. Hockenos),“教会斗争与认信教会:朋霍费尔的背景介绍”。

<14>这方面近些年的著作,可参考Michael P. DeJonge的文章和专著,如“Bonhoeffer’s Two-Kingdoms thinking in ‘The Church and The Jewish Question’”, Christ, Church and World: New Studies in Bonhoeffer’s Theology and Ethics, ed. Michael Mawson and Philip G. Ziegler (London & New York: Bloomsbury T & T Clark, 2016), 141-160; Bonhoeffer’s Reception of Luth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Bonhoeffer on Resistance: The Word against the Whee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chapter 8, 88-99.

 

封面:德意志基督徒庆祝马丁·路德诞辰450周年(柏林,1933年)。图片来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rman_Christians_(movement);

封底:青年德意志基督徒在柏林向一面新的基督教纳粹旗帜行纳粹礼(日期未知)。图片来自Susannah Heschel , The Aryan Jesus: Christian Theologians and the Bible in Nazi Germany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65.

本期美术编辑:陆军。

 

此文首发于《世代》第14期(2021年夏季号)。

若有媒体或自媒体考虑转载《世代》内容,请尽可能在对作品进行核实与反思后再通过微信(世代Kosmos)或电子邮件(kosmoseditor@gmail.com)联系。

《世代》第14期的主题是“纳粹德国时期的认信教会”,却也有并非可以简单分门别类的文字。如《世代》文章体例第1期卷首语所写,《世代》涉及生活各方面,鼓励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创作。《世代》不一定完全认同所分享作品的全部方面。

《世代》各期,详见:

微信(世代Kosmos);网站(www.kosmoschina.org


Comment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