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困扰问题
根据不同调查取样情况,我们这里界定的中国青少年,一般是指在校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没有包括辍学的初中生、没有继续高中学业以及 75%没有进入大学深造的同龄人。
根据笔者的研究与观察,今日中国青少年问题可以分为:自我问题、人际问题和其他问题三类。
第一类自我问题包括:
个人情绪方面的困扰
有研究显示,61% 以上的学生承认自己情绪不良,55% 以上的学生承认自己适应不良。40% 左右的青少年在某个时期,由于日常压力、激素水平波动和人际关系因素,而出现抑郁情绪,约 5%—6% 的青少年会发展为抑郁综合症。而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大约有 15% 会采取自杀行为 。中国每年约有 25万青少年自杀死亡,在 15—34 岁年龄段人的各种死因中,自杀占首位。中国自杀率也是国际平均数的 2.3 倍,属于高自杀率国家 。
生与死人生意义的困扰
信仰缺失也是这一代年轻人的问题之一。有调查显示,47.7% 的青少年明确表示没有信仰,超过 1/4 的学生信仰共产主义,超过1/10的学生信仰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与此相关联,近年来大中学生因为失恋、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和,及高考失利等原因,自杀的消息频传。
很多人以为这是他们面对生活种种压力的脆弱表现,殊不知,其背后核心的原因是所有人际关系破裂所导致的情感真空和失重状态,即人生没有了支撑。而信仰所表达的,正是人对人世绝望之后的另一种人生支撑与依托。如果连这一点也失去,人生就再无所依托,生和死已经没有分别,或者说虽生犹死,甚至可以说是生不如死。因此有调查显示,11.9% 的人对自杀表示可以理解,认为人总有绝望的时候。
个人性别方面的困扰
青少年在性别上经历的困扰主要体现在:
(1)一些学生的性别自我认同偏差,比如有的女生不接受自己的女性性别,有的男生不接受自己的男性性别。(2)部分女生从家庭或成长的社会环境中,遭受到较深的性别歧视与伤害,伤害的来源包括亲属和学校老师与同学。(3)预备就业过程中,女生所经历到的性别排斥与挫折感。有调查显示,认为中国就业机会上男女平等而没有性别歧视的人有 50.9%,而反对这一说法的人则达 49.1%。来自就业市场工作机会的实际性别限制,也的确证实了性别歧视的严酷事实。(4)女生在追求高学历过程中,所承受的婚恋压力与性别认同压力,比如大学里女博士被认为是男女之外的第三类人等。
第二类人际关系的问题包括:与异性交往方面的困扰学生在这方面面临的问题包括,爱情与友谊的界限,恋爱与婚姻的界限,恋爱后双方各自与异性关系的界限,恋人之间和朋友之间的信任等问题。
其中,问题较多地反映在,(1)两性关系上的封建认识与现代社会两性交往现实的冲突上,及其传统两性心理对现代人格的扭曲上。(2)性关系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无知、盲从与伤害。一方面相当比例的人赞同婚前性行为,仅就中学生而言,已有 49.4%的人赞同婚前性行为是个人自由,而大学生中有 74.4% 到 90%的人认可婚前性行为。另一方面无论是自己失去童贞的人,还是没有失去童贞的人,都没有心理准备接受自己或者对方不是童贞之人。这就显示出赞同婚前性行为和实际接受婚前性行为之间的巨大落差。同时,不少女生是在担心失去爱的情况下,而妥协于男友性要求的。其中一部分女生要承受怀孕和流产的身心压力与伤害,严重者患抑郁症和妇科疾病,甚至终身不育。
与朋友交往方面的困扰
目前中国已有 7000 万独生子女人群,进入社会工作或大专院校就读。有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中,47.42% 的独生子女认为交往面虽广,但是知心朋友较少。无论是独生子女与否,他们接触最多的都只是室友;有不到 1/2(47%)的学生因为学习或工作关系而与异性有交往,另外 35% 的学生与异性没有什么交往 。
所以,不少大学生面临缺少朋友,和不知如何与人建立友谊的困扰,尤其是不知如何与异性建立友谊。他们因为情感缺失而缺乏学习动力,或者把感情寄托在狭隘的两性关系与恋爱上。
家庭方面的困扰
学生所面临的家庭方面困扰因素,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健康、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其中家庭成员关系又涉及父母之间与亲子之间两种关系。 与改革开放的社会进程同步发生的社会现象之一是∶中国的离婚率不断攀升,单亲家庭增多,许多调查显示了父母离婚对子女的负面影响。其中一项涵盖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是,59%的学生认为父母离异容易使孩子走上歧途,甚至犯罪;57% 的学生认为父母离婚会影响孩子对家庭和婚姻的看法;33.1% 的学生认为父母离婚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23.7% 的学生认为父母离婚会使孩子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
还有的学生父母虽然没有离异,但是关系不和,经常吵闹,甚至有家庭暴力,或者父(母)亲有婚外情,这些都给子女很多痛苦与困扰父母处理不好自己的问题,不仅照顾和保护不好自己的孩子,不能为之提供安全的家庭成长环境,更是给子女增添额外的情感负担和心灵伤害。
有专门针对下岗职工子女的社会调查显示,因父母下岗所导致的家庭经济困难和父母的精神压力,会有意无意地转嫁给子女,从而影响子女的学习并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可以说失业家庭也是出现问题少年的原因之一。
第三类其他的问题包括:
学业及前途方面的困扰这一代青少年的父母很多人都没有读过大学,他们并不了解现代教育的问题,比如选择专业和如何安排本科与读研究生时间,但是却要在这些问题上指挥和安排自己的孩子。这给不少的学生带来压力,也成为他们心理困扰的重要来源。关于就业问题,一方面由于封建等级思想的影响,中国在就业方面从地区到行业都比较信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说法,而缺乏现代的行业平等观念。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服务性新兴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生产性传统行业又趋于饱和,加上父辈们因为改革而失去的安全感转嫁到子女身上,因此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状况与心理压力。 而过去社会主义保障体制所遗留的依赖心理还残留在父母心中,他们自视大学生属于国家负责的群体,还不能接受好自主就业和职业平等理念。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受到父辈期待的影响,在父辈眼里,上大学就意味着从政或者意味着高收入,也就是衣锦还乡和高人一等。父辈的期待与社会现实的差距构成许多学生的心理困扰。
沉溺于网络的困扰
2008年,中国网民总数已经突破 2亿。在网民中,35 岁以下用户的比例在 80% 到 91%之间,18—24 岁的用户比例最高,在 35% 到40%之间。 网络对青少年造成的困扰表现在两个方面:游戏与色情。有调查显示 3/5 以上的学生接触过色情,而大学生的接触比例高达97.1%。 其中渠道包括影视、漫画、网站与游戏等。另外,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比较严重, 其中包括最高学府里的大学生。仅从表面观察来讲,似乎这些都是外部社会因素和青少年自身自制力差的综合恶果。但是根据笔者的研究与深入接触发现,这仍然与人际关系疏离有直接联系。
中国学生主要通过媒体网络获得性知识方面的有关资讯,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中国家庭中的性禁忌,和学校里的性教育匮乏, 以及封建思想仅从生物学上理解两性关系,不懂得从人类的友谊与心灵多个层面,进行广义的人类交往与心灵沟通的教育。 学校和家庭之中,缺乏关于人类性知识的健康和健全教育,学生没有渠道掌握正确的性知识和获得超过生物学,而包含人文与社会科学在内的全面和广义的性教育,就只能从网络等渠道满足好奇心。同时,无知的尝试与危险也隐藏其中。有调查证实,大学退学学生中,80%是沉溺于网络所致。经济与心理不平等的困惑截止到 2007 年底,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 1, 437 万,这还没有计算低收入贫困人口及城市下岗接受救济的人群。改革之后,贫富差距拉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延伸到校园之中,学生的阶层差异在校园里已经出现。
来自农村和穷困家庭的学生心中,一方面承载着使父辈幸福的重任,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校园生活的经济窘境,面对纷纷预备出国的城市学生,他们连想也不敢想留学的选择,即使可以申请到留学奖学金,预备出国的各种费用也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不少人因为家庭经济压力而要尽快进入工作岗位,即使是想在国内继续求学,或是想发展一些业余爱好,也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放弃。他们原以为跳龙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进入大学,却发现同学之间的经济及与之相关的能力落差,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
二、所有问题的核心是情感缺失
笔者认为,所有这些困扰青少年问题的核心是情感问题,准确地说是情感缺失,或者说是亲密人际关系缺失。众所周知,人最大的需要是爱,如同植物需要阳光和雨露。小孩子成长也是如此。一个人可以长大成人,可以独当一面,可以自主生活,前提也是因为获得足够的爱从而带来的成长和成熟。这种成长与成熟的标志,是他们可以独立和从容地面对生活与世界。上文提到青少年所面临的异性交往问题、110朋友交往问题以及家庭方面的问题,显然都是属于人际关系问题,也就是情感问题。同时他们所面临的自我问题,如情绪困扰、性别困扰和人生意义困扰,其根源也是人际关系问题所引起的自我问题,而不是孤立的自我问题。、正如人需要用镜子来认识自己的外貌,我们也需要以他人为镜来了解自我。从健康的人际关系中,照出的是健康且真实的自我;从扭曲的人际关系中折射出来的,也将是扭曲或虚假的自我,如同哈哈镜中的变形人。而第三类困扰学生的学业与前途、沉溺网络和经济与心理不平等等现象,归根结底也是人际关系与情感问题。前两类问题勿需证明,我们就会理解或认可这样的归因,而第三类问题则需要些说明。
首先,青少年在学业与前途上的困扰,笔者也认为是情感问题,这是因为并不是青少年自身真正担心学业与前途,而是他们的父母。有调查显示,48.5% 的学生认为父母只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87.3% 的父母承认自己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所以,很多学生担心学业与前途,背后的原因是担心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担心他们让父母失望,有的学生还担心如果自己学习不好了,就等于在父母眼里没有价值了。因此,青少年在学业与前途上的真正担忧,是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是父母对他们学业与前途的表现或结果所可能有的不接纳态度。
还有,因为学业与前途而导致的竞争,也容易伤害到学生们的同辈关系,了解友谊之于人生意义的人都知道,以友谊为代价的争竞与成功,的确导致了同辈友情蒙受损失与伤害。其次,青少年在经济与心理不平等上的困扰,所体现的是社会性关系问题,他们所真正关注的也不完全是经济问题,而是经济差异所可能导致的社会歧视和社会羞愧感,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归属感受到损害。这种群体归属感也是人生存于社会所必需的社会接纳与认同。这方面情感的缺失容易导致人的孤立,以及自身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受损。
再者,近日青少年沉溺网络的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网吧,而是已经延伸到大学宿舍,包括最高学府一流学子中间。很多人认为这是年轻人缺乏自制的结果,是技术的罪恶。
是,根据笔者接触和协助一些网络上瘾者的经验,我发现,很多学生比我们成人想象111文化透视 得更有自制力,而他们沉迷网络很多情况下是缺乏亲密人际关系所致。他们遇到问题无处求教,或求教了却得不到适切的指导,于是,他们或者以网络作为排泄情绪的渠道,或者作为逃避问题的手段。而当他们得到合适的指导和情感支援,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信心与方法时,他们可以表现出超乎成人想象的毅力与速度,离开网络。
总之,无论人们对于青少年问题的原因有多少种归类、总结与解释,溯本求源之后,都会归结到情感缺失上:一定是生活中缺乏爱的人,才有那么多的问题!一定是成长中缺乏基本的亲密人际关系的人,才有那么多的痛苦!如果今天的青少年问题比较普遍的话,那我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全社会需要爱并缺乏爱,以至于青少年的问题不再是个别现象。历史上野蛮的政治斗争与残酷的经济匮乏,已经动摇了我们几千年的血缘亲密关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与利益追逐,还有社会流动与各种学业和事业的竞争,更是使得各种血缘与非血缘的情谊遭受重创。城市父母因为忙碌而忽视子女;农村父母因为外出打工而离家在外;学校里的竞争与排名,使得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都更趋于利益化和疏离化;封建意识也使两性间的友谊与爱情都倍受蹂躏与践踏,自我意识之觉醒与人性的无知,又使现代人的婚姻频频解体 …… 还有什么样的情感资源可以赋予人生活的力量与意义呢?
不是学业与就业的压力,可以压垮年轻的心灵;也不是经济的贫穷与网络的罪恶,可以吞食年轻的生命;正是爱的缺失,才使人感到生活困难重重,才使人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反之,面临同样的学业与就业问题,面临同样的经济压力与网络诱惑,那些幸运地在相对健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可以勇往直前,可以拒绝诱惑,可以失败了再站起来,可以一路高歌,可以踌躇满志。
三、解读青春倾诉,重整内心与人生
正是针对青少年所面临的问题核心──情感的缺失与关系的失落,有识之士在不同高校开始了尝试,他们着手为大学生设计和落实情感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课程。
其中一些学生在接受了这类教育之后,写下了参加课程的真实感受和生命的改变。从他们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他们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可以看到大学里的这些努力所带给他们的突破,以及这些努力的局限之处。
这些努力的局限,表现在学校教育时间上的短暂性和内容上的片面性导致针对年轻人问题的教育,无法持续和深入地进行;难以使学生得到终身性持续而全面的教导;难以使他们的整个生命彻底得到更新;难以使学生认识可以为他们提供这种终身性、持续而全面教导的天父上帝。但作为这些青春生命倾述的阅读者,我们可以尝试理解他们的苦恼,并反省成年人的心灵与生活,反省这个以成年人为主导的社会文化,从而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帮助年轻一代能更好地成长。
如果是还没有认识我们天上伟大造物主的人,很难想像他会有什么灵丹妙药来为今日陷入重重心灵困境的年轻人指点迷津。事实上,高到国家决策者,低到普通平民父母,都对今日中国青少年问题或者自己子女的问题感到无奈和束手无策,难以提出有力的方针政策,来应对今日中国青少年思想心灵中的种种问题。
然而,认识全能天父的人知道,在人难成的事,全知全能而又慈爱的主耶稣基督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真正的爱只有从上帝而来,真正对爱之饥渴的满足,也只能来自于造物主上帝。因为正是这位被称为“爱”的天父,他在造人时将这份对爱的饥渴,放在了人的里面,他知道人一切的需要,他更是满足我们一切心灵所需的神,他借着圣经教导人如何爱,并借着圣灵使人能够学会接受并付出爱。
正是因为,人因着罪而与赐人生命的上帝天父隔离了,人与神的关系出现了偏差和破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才破碎,并陷入混乱与黑暗。
只有借着信,相信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拆除了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隔断的墙;只有遵循圣经的教导,让神的话来引导和归正我们的生活与生命,让圣灵来日日更新我们的生命,哀哭才能变成喜乐,绝望才能变为盼望。让我们把中国的青少年问题交托在神的恩手之中,为他们祷告,为他们所成长其中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祷告,为左右他们的成长与生命历程的家长、老师与整个社会的父辈们祷告,恳请他们敞开心灵接受来自上帝的启示,接受来自慈爱天父的帮助,使他们确信神会开道路,神会从拯救青少年个人开始,而祝福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社会。
无论是痛不欲生的自我问题,还是矛盾丛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无论是学业前途的迷惑,还是色情网络的引诱;无论是巨大的经济落差,还是心理种种的不平 …… 人生一切的悲苦与狂乱,都只能在有着无限怜悯与公义的上帝天父怀里,得着真正的安息,他能擦干我们的眼泪。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