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研究创作:一本美国杂志的生长环境 / 许宏

2016年10月,《书与文化》(Books & Culture)宣布停刊。<1>

一本小众杂志的存在和消失,通常都是悄无声息的事情。

相比流行文化世界中的那些小众媒体,《书与文化》可能更是小众中的小众了。

这本双月刊问世于1995年。到了2016年底关闭之前,其付费订阅者大约在一万人左右。<2> 在互联网还未完全兴起之前的1990年代末,该杂志的付费读者也没有超过两万人。<3>

这并非意味着《书与文化》完全是所谓某个小众之内的私事。

《书与文化》是一本美国杂志。它在创办几个月以及10周年的时候,《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曾分别发表专文。那两篇文章都是基于对《书与文化》创刊主编约翰·威尔逊(John Wilson)的访问,介绍了该杂志本身及其在美国思想界的位置。<4>

知名大众媒体的报道,可能让《书与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进入了大众视野,却没有将其变为大众杂志。

这个现象与《书与文化》本身有着直接关系。《书与文化》是由美国新教福音派基督徒出版人和学者创办的书评杂志。

在威尔逊以外,一位主要创立者为美国历史学家马可·诺尔(Mark Noll)。在威尔逊看来,1995年诞生的《书与文化》与诺尔于1994年出版的一本书密不可分。<5>

那本书叫作《福音派思想的困窘》(The Scandal of the Evangelical Mind,也有译为福音派思想的丑闻)。在书中,诺尔指出,作为现代北美在信仰生活上最积极也是人数最多的群体,新教福音派基督徒于基督信仰的诸多方面都体现出优点,但是在基督信仰的思想方面却非常匮乏。

在诺尔的定义中,近现代意义上的福音派(Evangelicalism)不是单一而固定的宗派,而是各样人群的组合。

一般而言,福音派出现于18世纪中期的西北欧和北美,其不同背景的成员通常强调作为上帝话语的圣经在基督徒生活中的权威地位,重视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死和之后的复活对于信他之人的拯救并由此带来的重生,以及关注此福音在世界上的分享和传播。

而诺尔所说的基督信仰的思想方面,主要不是指圣经和神学研究,而是由于基督启示而来的关于上帝和上帝所造世界的思想,此思想不是被限定在圣经和神学研究之内,而是涵盖各领域各学科。

在诺尔的观察中,正是在这方面,新教福音派基督徒没能于20世纪的北美做出应有的贡献。诺尔举出的最为突出的例证,是新教福音派基督徒没有一所自己的研究型大学,也没有一份与现代世界进行深入对话并面向公众的研究型或思想类杂志。这与新教福音派基督徒在北美历史上的显著位置形成巨大反差。<6>

正是在此背景下,《书与文化》于诸多因素的帮助中得以问世。按照诺尔在《书与文化》停刊之后的回忆,这些因素主要在于:

1,曾经的《归正杂志》(The Reformed Journal,1951—1990)群落,包括作者、顾问、读者,希望这份有深厚基督信仰背景并深入探讨各领域各学科问题的评论在更大的范围内复刊。

2,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提供了《书与文化》的启动资金。该基金会的项目管理人员乐于看到《归正杂志》以某种形态复刊。

3,《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的出版人和编辑当时在考虑添加对书与文化世界更富有反思的内容。这个北美新教福音派的重要机构以主办者的身份建立《书与文化》,使得新杂志群落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原先《归正杂志》所在的密歇根州大激流城(Grand Rapids)基督徒思想界及其相关地方。

4,《今日基督教》邀请当时在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出版机构工作的约翰·威尔逊担任《书与文化》主编。威尔逊在基督信仰上的深度及读书的广度,以及他与各样作者的关系,让这份新杂志从伊始就有着“富于见识”(judicious)、“非意识形态化”(non-ideological)的特点。<7>

就在宣布《书与文化》停刊的当月,威尔逊和诺尔以另一种方式说到“非意识形态化”这个特点。

在威尔逊看来,假如《书与文化》扮演的是某种意识形态推动者的角色,该杂志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他的言下之意显然是,那样的话,《书与文化》或许就不会因为缺乏资金支持而关闭。

然而,威尔逊强调,《书与文化》从最初就不是一家“搞运动的杂志”(a movement magazine)。而在诺尔的眼中,威尔逊正是在充斥意识形态争斗的时代少有的可以从长期历史的眼光进行反思的评论者。<8>

在《书与文化》宣布停刊之后,有一批该杂志的作者和读者以文章或短评的方式表达对此事件及其相关问题的看法。

甚至有一本在2018年出版的文集,是专门献给威尔逊及其妻子的。<9> 该文集源于2017年9月由多方机构和个人参与的会议,探讨因《书与文化》关闭而折射的北美新教福音派思想的状况问题。<10>

对于这些相关者而言,《书与文化》的存在和消失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尽管如此,他们对于《书与文化》的关注却没有能够使得这本杂志继续下去。这是他们难以回避的现实。

如果从诺尔在1994年指出的问题来看,《书与文化》的停刊显示出北美新教福音派在与各领域各学科相关的思想讨论方面仍然处于某种“困窘”的状态。跟1994年之前上百年的大体情况近似,2010年代的北美新教福音派虽然在人数和资源上都是相当显著的群体,却依然难以在上述思想方面进行持续而有规模的投入。

对于中文世界的读者来说,《书与文化》显然不是一份知名的杂志。其所在北美新教福音派及北美社会与中国大陆和其它华人教会及社会的具体情形也很不相同。

然而,鉴于北美新教福音派及北美社会对于当今中国大陆和其它华人城市教会及社会的影响显著,《书与文化》的存在和消失所反映的问题于中文世界而言可能就是并非完全无关。

如何在中文世界培育基督启示之下与各领域各学科具体研究相关且面向公众的思想交流环境,是《世代》自2017年创立以来就关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初步回答,已经逐步体现在迄今各期具体主题的探讨中。

本期《世代》主要讨论的是关于研究和创作的支持机制问题。《书与文化》的历史提供了此方面可以参考的重要案例。本文结合《书与文化》及其所在北美新教福音派思想界以及更广大世界的状况尝试梳理出与培育研究和创作支持机制相关的一些方面。

「《书与文化》2016年1-2月刊封面,https://www.booksandculture.com/articles/2016/janfeb/https://www.discountmags.com/magazine/books-and-culture。」

 

从与支持机制最为直接相关的方面看,作为一个交流和评论研究及创作成果的平台,《书与文化》得以问世是因为有启动资金。本文之前提及,这笔资金来自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

在现代西方,尤其美国,个人或家庭或其他群体发起的基金会是培育研究及创作支持机制最常见的基本环节之一。从社会机制的角度看,持有不同立场的众多基金会的存在及其支持的组织和个人是美国社会具有相对长期活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11>

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最早出现于1948年。建立者是约瑟·牛顿·皮尤(Joseph Newton Pew,1848—1912)的子女们。然而,在皮尤那一代,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的基因就已经显现出来。

皮尤曾就读于美国东北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师范学校,也做过当地学校的教师。19世纪中后期,石油天然气产业在宾州及北美其它地区兴起,皮尤参与建立的公司逐渐成为其中的重要力量。

同时,皮尤是基督教长老会成员,他于1876年参与创立了有长老会背景的格罗夫城学院(Grove City College),一所在当今美国最著名的思想保守派本科学院之一。<12>

1948年后,在与基督信仰相关的重要捐赠中,皮尤基金会分别于1956年和1969年帮助建立了《今日基督教》杂志及哥登—康维尔神学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13>

到了1980至1990年代,皮尤基金会通过在惠顿学院(Wheaton College)和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设置项目帮助新教福音派及其他学者从事历史、神学、哲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写作、交流。前面提及诺尔的《福音派思想的困窘》,即是那些年受惠于皮尤基金会支持的著述之一。惠顿和圣母则是诺尔先后执教过的高等教育机构。<14>

由此可以看出,皮尤基金会在1995年透过与《今日基督教》及诺尔这样的福音派学者合作出资创办《书与文化》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若进一步考察1960年代到1980年代之间的情况,会发现皮尤基金会对新教福音派思想界的支持并非是那么必然。

约瑟·牛顿·皮尤的儿子,约翰·霍华德·皮尤(John Howard Pew,1882—1971),是皮尤基金会创始人之一,也是支持建立《今日基督教》和哥登—康维尔神学院的重要人物。然而,在他于1971年去世后,皮尤基金会的赞助方向逐渐发生改变,该组织不再像以往那样热心支持新教福音派。

皮尤基金会在1980至1990年代对于新教福音派思想界进行支持,既是传统的某种惯性,也是外界对于该组织传统的某种激活所致。

在此方面,罗伯特·林恩(Robert Lynn,1925—2018)和提摩太·史密斯(Timothy Smith,1924—1997)起到过关键作用。

林恩曾经是利历基金会(Lilly Endowment)负责向信仰领域做赞助评估的官员。史密斯曾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历史学教授,他是近几十年来最早在美国知名的研究型大学担任要职的新教福音派学者之一。

1970年代,林恩在史密斯的介绍下认识了几位当时年轻的新教福音派历史学者。

他们包括:诺尔、乔治·马斯登(George Marsden)、拿单·哈持(Nathan Hatch)、格兰特·瓦克(Grant Wacker)、哈里·斯多特(Harry Stout)、约珥·卡彭特(Joel Carpenter)。

他们在基督信仰与历史研究方面体现出紧密且深入的关联,这让并非福音派的林恩印象深刻。

1979年,利历基金会出资在惠顿学院召开会议,探讨圣经在美国历史上的位置。会议的成果——《圣经在美国:文化史论集》(The Bible in America: Essays in Cultural History),由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于1982年出版,编著者是哈持和诺尔,其他参与者包括斯多特、马斯登、瓦克。

也是在1982年,利历基金会在惠顿建立美国福音派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American Evangelicals)。哈持和诺尔是研究所委员会主席,卡彭特(曾是史密斯在约翰斯·霍普金斯的学生)为首任所长。

正是在此情况下,为了让美国福音派研究所获得更多支持,林恩与当时惠顿的一位副校长去往费城访问皮尤基金会总部。

跟林恩类似,皮尤基金会负责信仰领域资助的官员马丁·特伦布尔(Martin Trimble)也不是来自新教福音派。他对于新教福音派有这样一群年轻有为的学者感到意外。他建议皮尤基金会支持美国福音派研究所,并请哈持策划一个不止于历史研究的项目方案。

另外,皮尤基金会将信仰领域的捐助事务部门提升为相对独立的位置,并聘请卡彭特为官员。在此后皮尤基金会的支持中,美国福音派研究所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集中于哈持在圣母大学开展的新方案。

后者包括赞助圣母大学宗教哲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当时,原先在加尔文学院(Calvin College,现在的加尔文大学,Calvin University)任教的哲学家阿尔文·普兰丁格(Alvin Plantinga)是该中心主任。普兰丁格也曾是《书与文化》的作者之一。

在皮尤基金会的支持下,圣母大学宗教哲学研究中心及相关项目帮助了一群年轻一代的基督徒哲学家。包括该中心如今的主任米迦勒·莱(Michael Rea),以及布莱恩·来福托(Brian Leftow)、迪恩·齐莫曼(Dean Zimmerman)。<15>

不过,到了2000年前后,利历和皮尤这两家基金会对于新教福音派思想界的资助开始减弱。在信仰支持方面,利历主要还在于它原本侧重的基督教与品格教育的关系。1996年,卡彭特离开皮尤,就任加尔文学院教务长。对于皮尤基金会来说,捐助新教福音派思想界的基本工作已经完成。<16>

此状况可以在如今这两家机构的网站上看到。利历在做自我介绍的主页,引用其联合创始人以利·利历(Eli Lilly,1885—1977)的话,该基金会的目的是“帮助改善美国人的品格”。为此目的,这个从制药业起家的基金会自1937年以来大致在社区、教育、信仰三方面进行捐助。<17>  

而皮尤基金会在简述其使命和价值观的网页上,已经没有与信仰直接相关的字眼。其存在是“受知识力量的驱动,以解决当今最具挑战的问题”。该机构的主要领域是“公众意见研究;艺术与文化;环境、健康、国家和消费者政策倡议”。<18>

这与皮尤基金会在2001年出版的一本此机构简史中的描述有着显著不同。在那里,对于信仰方面的支持仍然被认为是该基金会的重要领域之一。

其中也提及皮尤家族的信仰背景,并将葛培理(Billy Graham,1918— 2018)称为该家族的老朋友。对于皮尤家族支持建立《今日基督教》和哥登—康维尔神学院,这位曾就读于惠顿的美国新教福音派传道人发挥过关键作用。<19>

上述的明显变化,也可以帮助解释为何“皮尤”这个名字在近十几年的美国及国际舆论界不是以赞助基督教会及其各样机构著称,而是以民意调查及其分析闻名。

此方面的专门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于1996年初创,2004年正式建立。不过,信仰在公共生活中的位置还是其考察的重要方面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皮尤家族传统的信仰维度。<20>

皮尤和利历这两家基金会,帮助美国新教福音派思想界在1970年代末以来有了相当程度的兴起。但是,它们在21世纪到来前后的变化,又使得这个思想界在2010年代中后期身处缺乏支持的境地。

在《书与文化》于2016年宣布停刊之前,惠顿的美国福音派研究所已经在2014年底关闭。<21>

此状况体现出,在美国新教福音派思想界,尽管经历了近三十多年的显著生长,却仍然没有培育出更长期并坚实的支持机制。如皮尤和利历这样的基金会与美国新教福音派思想界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多年的合作就变得更加紧密。

在此过程中,既没有福音派内部的基金会成长起来并加入对上述机构的大力支持,也没有福音派以外其它的组织成为皮尤和利历的接替者。这导致美国福音派研究所和《书与文化》失去了在已经有二三十年宝贵积累的基础上获得更进一步生长的可能。

诺尔在《福音派思想的困窘》中,说到北美新教福音派缺乏像《大西洋》(The Atlantic)、《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那样既严肃考察世界各领域问题又面对公众的刊物。<22>

《书与文化》的问世,初步实现了诺尔及其同道们的愿望。它不仅获得之前提及的《纽约时报》的称赞,作者是该报评论信仰与社会关系的专栏作家彼得·斯丹菲尔斯(Peter Steinfels)。<23>

2000年10月,《大西洋》刊登由美国政治学家阿兰·伍尔夫(Alan Wolfe)撰写题为“福音派思想的打开”(The Opening of the Evangelical Mind)的封面文章,其中就有对《书与文化》的欣赏。<24>

如果不论具体的立场而是从媒体与人群的角度,《书与文化》之于1990年代美国新教福音派学者群落,有些像《大西洋》之于1850年代美国新一代文人群体,以及《纽约书评》之于1960年代美国思想自由派文人世界。<25>

显然,无论《大西洋》还是《纽约书评》,这两家媒体的生长时间都远远超过《书与文化》。《大西洋》创刊于1857年「当时及之后大部分时间名为《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纽约书评》发起于1963年,两者的存在和生长到目前都还在继续。<26>

 

「《大西洋》2016年1-2月刊封面,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toc/2016/01/。」

 

《大西洋》和《纽约书评》及其它类似媒体得以长期运转的因素有多种。若以支持机制的角度看,这些媒体所在的群体都相对有着重视各领域研究和创作并在公共平台进行深入讨论的传统,而且此传统与相近的商业社会有着紧密关联。

这使得此种原先相对小众的群体和行业在历史上虽然不乏生存的挑战,却可以在代代相传中逐渐长成可见的生活世界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大西洋》及《纽约书评》都经历过支持者变迁的情况。在早期,这两家媒体的拥有者基本是杂志的联合创办人或其熟悉的同行,他们本身是编辑或作者或书商。在那之后,拥有者逐渐不再是原先杂志的创建者及其朋友的小圈子,而是外来更大的投资者。

但是总体来说,投资者或出版人与编辑、作者和其它相关从业者之间有着彼此相对尊重并认同的关系。他们各自也基本都是这个群体中比较有传承和经验的专业人士。这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杂志的传统和特色。<27>

2017年以来,《大西洋》的主要拥有者是一家名叫“爱默生共同体”(Emerson Collective)的组织,由劳伦·鲍威尔·乔布斯(Laurene Powell Jobs)创建于2004年。这位企业家是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1955—2011)的遗孀。

此组织名字的来源正是《大西洋》的发起者之一:美国作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其对现代美国思想界中的自由派有着深远影响。爱默生的《美国学者》(The American Scholar)被其同代人视为美国思想界的独立宣言。<28>

而从1984年至今,《纽约书评》的拥有者是莱·希德曼(Rea Hederman),一位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报业和印刷业家族的继承人。希德曼曾就读于密苏里新闻学院(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他以反对他所在家族的种族主义以及不干涉《纽约书评》的编辑独立而闻名。<29>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将《大西洋》与《纽约书评》放在一起做分析,并非是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异。2018年,前者的付费读者接近48万人,后者是13万多。<30>

如今的《大西洋》杂志涉及的内容已经不限于当初的文学、艺术和政治,也包括科技、商业、家庭、健康、教育,其作者和读者群体也超出当年波士顿及其所在新英格兰地区的文化界,其中很多作者是该杂志自己的编辑和记者,也有一些是杂志以外的学者和作家。

《纽约书评》则以篇幅较长的书评为主,也有时事、文化评论。相比当今的《大西洋》杂志,《纽约书评》的作者大多是编辑部以外的作家和学者。《纽约书评》(以半月刊为主)的全部工作人员不到40位,而《大西洋》(月刊,每年十期)的全职编辑记者就有100多人。<31>

 

「《纽约书评》2016年2月下旬刊封面:https://www.nybooks.com/issues/2016/02/25/。」

 

对于看重在公共平台谈论基督信仰与各领域研究的人而言,《大西洋》和《纽约书评》显然不是符合理想的媒体。相当程度上,这两份刊物正是美国历史上对于传统基督教进行反对或批评而塑造的文化中形成的。总体来说,这是17-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带来的影响之一,尽管启蒙运动本身及其影响都很复杂。

也正是在此文化的塑造过程中,独立于传统基督教会建制的公共空间逐渐在欧洲和北美成型。这其中就包括注重各领域研究的组织,包括研究型大学、研究型杂志。

在此过程中,注重传统基督信仰的基督徒的活动范围逐渐趋于在教会和神学院之内。许多原先有着传统基督信仰背景的学院逐渐演变为与各学科各领域有紧密关系的研究型大学。在那里,基督教当中的自由派占据主要角色,而各种非基督教的或者反基督教的元素在后来成为主导。

这使得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西方高等教育和媒体界主流不再像之前那样跟传统的基督信仰有着直接关系。在此背景下,也就容易理解,为何比较重视传统基督信仰的新教福音派缺乏自己的研究型大学和面向公众的研究型杂志。

这不意味着《大西洋》和《纽约书评》或近似的媒体就不值得强调传统基督信仰的人借鉴。正如前面已经提及的,就研究和创作的支持机制来说,这样的公共平台在包括编辑、作者、读者、投资者各方面都有着相对长久的积累。

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这种在传统教会建制外的现代公共空间形成的积累是基督教的福音派或保守派在总体上欠缺的。福音派或保守派人士考察比如《大西洋》和《纽约书评》在以上诸方面的积累,并非就是认同它们的观点,而是学习如何在现代公共空间进行福音派或保守派的积累。

从制度和组织层面看,在19世纪末之前上千年当中的很多时候,西方世界的国家和教会是掌握各种资源的两个彼此有张力也有关联的主要机构。这两大机构塑造并支配了当时西方的公共空间。这使得教会如同拥有地上权势的国家。

启蒙运动期间及之后,新的公共空间逐渐于国家和教会之外扩展开来。虽然这个公共空间与国家和教会并非没有关联,但是此空间更多地富于个人、商业、公民社会的色彩。在被此空间吸引的人看来,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和教会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新兴社会成长的阻碍。

对于重视传统基督信仰的人来说,这个变化并非完全对基督启示和基督教会在世界上的传播不利。教会不再像国家那样拥有地上权势,其实有益于人们认识真实的基督启示和基督教会。<32>

十一

这不是说个人、商业、公民社会的公共空间就没有地上权势的问题。基督教的保守派或福音派在此空间进行与研究和创作相关的积累时,同样会面对基督启示及教会与各种权力包括教会内部权力的关系问题。

就像西方历史上国家和教会之间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彼此制约,个人、商业、公民社会的公共空间也是对国家和教会的某种制约。反过来,这个现代公共空间也受到国家和教会的制约。进一步,国家、教会、现代公共空间各自内部也有不同的派别。如此多方之间的制约,有益于减少权力的集中和滥用,以及对于人的崇拜。

在此背景下,对于研究和创作的支持也就容易出现多方分立的状况。在《大西洋》、《纽约书评》以外,西方还有不少与它们在形态上近似但拥有不同支持者的媒体。

在与基督信仰和各领域有关的公共空间,《书与文化》的停刊的确显示出美国新教福音派在此方面的不足。不过,如果从分立的角度看,在与此派别相关的圈子,并非完全没有近似又不同的公共平台。

《刺猬评论》(The Hedgehog Review)是其中之一。这份季刊(每年春夏秋三期)建立于1999年,由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文化高等研究所(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Culture)主办。创立者为该校社会学教授雅各·戴维森·亨特(James Davison Hunter,也译为詹姆斯·戴维森·亨特)。

 

「《刺猬评论》2016年秋季号封面,https://iasculture.org/news/hedgehog-review-nominated-ellie-award。」

 

亨特曾就读于哥登学院(Gordon College),一所美国新教福音派的高等教育机构。哥登—康维尔神学院的前身之一就是哥登学院的神学院。亨特后来在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读博士,导师为奥地利犹太裔美国社会学家彼得·伯格(Peter Berger,1929—2017)。

亨特于1995年创建文化高等研究所的前身,一个关于后现代问题的研究项目。《刺猬评论》是该项目的主要刊物。2002年,此项目获得皮尤基金会的资助,成为研究所。<33>

《刺猬评论》及其所在研究所收到的赞助之中还有来自一对美国夫妇。在小霍华德·菲尔斯塔德·阿赫曼森(Howard Fieldstad Ahmanson, Jr.)及其妻子罗伯塔·格林·阿赫曼森(Roberta Green Ahmanson) 看来,亨特建立的这个研究所和杂志是他们支持过的项目中最重要的之一。

这对夫妻很看重基督徒在传统教会建制外的现代公共空间以基督启示和信仰为根基进行关于世界的研究和创作。作为基督徒学者的亨特,在一所并非基督教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型大学,组织同道一起从事此方面的研究和创作,这正符合阿赫曼森夫妇的眼光。<34>

阿赫曼森夫妇的私人基金会——菲尔斯泰德公司(Fieldstead and Company)成立于1979年。

那时,小霍华德·菲尔斯塔德·阿赫曼森还是单身。他从老霍华德·菲尔斯塔德·阿赫曼森(Howard Fieldstad Ahmanson Sr.,1906—1968)那里继承了丰厚遗产。他父亲曾拥有美国最大的储蓄和信贷公司,在包括洛杉矶在内南加州的商业、文化、政治历史上留下过重要印迹。<35>

罗伯塔·格林·阿赫曼森出生于美国中西部艾奥瓦州(Iowa)一个保守的浸信会基督徒家庭。她曾就读于大激流城浸信会学院(Grand Rapids Baptist College,现在的房角石大学,Cornerstone University)、加尔文学院、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密苏里新闻学院,后来在加州做记者时与其未来的丈夫相识。<36>

在美国的基金会世界,菲尔斯泰德显然没有皮尤和利历出名。不过,在近十几年,它逐渐为英语世界的公众所知。

2005年,《时代》(Time)选出25名美国最有影响的福音派基督徒,阿赫曼森夫妇位列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该杂志所谓的福音派不限于新教,所选人物不都是美国人,也不止25人,比如夫妇或父子被算作一名。

这份名单中的人不乏争议,他们彼此也并不完全认同。他们当中有更为世界所知的葛培理(及其儿子),也有参与创办《书与文化》的诺尔。阿赫曼森夫妇是其中唯一以私人基金会的方式对基督信仰与各领域相关的研究和创作进行显著支持的人。<37>

除了赞助在研究型大学的基督徒从事文化领域的反思,这对夫妇还帮助建立了一个世界基督徒记者交流机构——媒体项目(The Media Project)。

此机构的现任负责人是保罗·格拉德(Paul Glader),一名曾经的《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记者。他同时是纽约的国王学院(The King’s College)麦坎利士·菲利普斯新闻研究所(McCandlish Phillips Journalism Institute)所长。媒体项目是此研究所的重要部分。

与格拉德类似,约翰·麦坎利士·菲利普斯(John McCandlish Phillips,1927—2013)也是在大众媒体做过记者的基督徒。在《纽约时报》的不少同事眼中,菲利普斯是这家媒体历史上最具原创写作风格的记者之一。他也因其基督徒与新闻记者的双重身份,以及多方面的与众不同,被他的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同行们记念。<38>

无论是在研究型大学还是公众媒体或与某个学科或职业相关的研究或交流机构,现代公共空间的具体领域与基督信仰的紧密联结,是阿赫曼森夫妇在近些年所做投入的重要方面。

尽管他们没有将赞助放在比如《书与文化》杂志的延续上,他们在别处所做的却也丰富了基督徒在现代公共空间的探索和因此而积累的资源。

十二

阿赫曼森夫妇对于研究和创作的多样支持,还体现于他们鼓励学者在现代公共空间进行历史典籍的梳理工作。

这方面最显著的项目是29卷的《古代基督教圣经注释》(Ancient Christian Commentary on Scripture)以及相应的15卷《古代基督教文本》(Ancient Christian Texts)、5卷《古代基督教教义丛书》(Ancient Christian Doctrine Series)。

其中不少古代文献是首次译为英语或者是新译。这个系列的主编是阿赫曼森夫妇的朋友——美国神学家多马·欧登(Thomas Oden,1931—2016,也译为托马斯·奥登)。<39>

欧登出生于美国南方的基督徒家庭,年轻时因受当时流行思潮影响而被胡志明(Hồ Chí Minh,1890—1969)、毛泽东(1893—1976)和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所吸引。

他后来读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和雷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1892—1971),开始反思自己企图革新世界的热情。一位名叫维尔·赫伯格(Will Herberg,1901—1977)的美国犹太裔社会学家则帮助他走向古典基督教世界。

而让欧登得以着手组织各方挖掘整理并出版古代基督教文献系列的正是阿赫曼森夫妇。在1990年代,这对夫妻的主动邀请和鼓励帮助欧登完成了他晚年最想做的事情。<40>

在现代公共空间从事历史典籍的梳理方面,并非只有欧登才收到过阿赫曼森夫妇的支持。另外一个重要事例,是一对英国夫妻学者对于西方政治神学文献的整合工作。

奥利弗·奥多诺万(Oliver O’Donovan)及其妻子约安·洛克伍德·奥多诺万(Joan Lockwood O’Donovan)曾执教于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

他们选编的《从爱任纽到格劳秀斯:基督教政治思想历史读本》(From Irenaeus to Grotius: A Sourcebook in Christian Political Thought)初版于1999年。这本近千页的文集是当今英语世界考察西方政治历史资源的重要参考。

在进行该书的选编过程中,两位学者曾因缺乏资金而中断手中的工作。正是阿赫曼森夫妇的菲尔斯泰德基金会的襄助,使得此文集避免了被长期搁置甚至埋没的遭遇。<41>

这也表明,类似的历史典籍梳理在西方并非都有充足的支持。在不少情况下,学者需要在其所在的大学或机构外寻找研究和创作的资助。如果学者的研究和创作涉及的范围和观点不是在思想界的主流之内,其所可能获得的赞助并不容易找到。

菲尔斯泰德或类似基金会的存在为此提供了空间。这使得美国的研究和创作的支持机制有着相对多样的景象。

十三

这种相对多样的景象,也体现在那些比上述所及可能都更富于争议的领域上。

此方面的一个重要事例,是菲尔斯泰德基金会对发现研究所(Discovery Institute)的资助。

自1990年成立于西雅图以来,发现研究所以支持“智能设计”学说(intelligent design)而反对“自然选择”理论(natural selection)为关注自然科学与基督教的人所知。

根据该研究所的自述,其使命之一是“增进对此的理解:人类及自然是智能设计而非盲目并漫无目的之过程的结果”。为此,发现研究所致力于“通过尖端的科学研究”、“培养年轻一代的引领者”、“与公众交流“、“提倡科学家、教师及学生在学术和言论上的自由”而“实现科学和文化的长远变化”。<42>

在有些批评者的眼中,这家机构所推行的“智能设计”学说不仅是“伪科学”或“坏科学”,而且是“宗教”。他们指出,“智能设计”论是带有宗教倾向的“创造论”(creationism)的某种新形式。

有些批评者是基督徒,他们认为“创造论”的问题在于其倡导者过于简单得将圣经中上帝创世的描写当作具体的自然科学理论。在他们看来,这混淆了圣经与自然科学各自所在的范畴。<43>

在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世界,关于“创造论”和“进化论”(evolution,或译为演化论)的争执是一个涉及科学、宗教、教育、政治等多领域的显著问题。这里不仅有“创造论”与“进化论”的支持者之间的争议,也有各自派别内部的不同声音。其中相关的各方人士通过研究、出版、游说、募款、法律等多种方式传播各自认同的观点。<44>

菲尔斯泰德基金会参与支持的发现研究所,是这个还正在展开历史的一部分。

在自然科学与宗教或信仰的关联上,有些研究的支持者采取了看起来更加开放当然也不乏争议的做法。比如约翰·坦普顿基金会(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

该机构曾因“在寻求回答人类那些最古老问题上”帮助“开拓了新边疆”而于2008年获得美国国家人文奖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在此奖章评委的描述中,坦普顿基金会是人们“在科学、信仰、哲学方面对于人类最深切问题的探索所做具有开创意义工作的催化剂”。<45>

就在此前的2006年,作为《书与文化》创办者之一的诺尔也被授予同一奖项。这两次的颁奖人都是时任美国总统的乔治·沃克·布什(George Walker Bush)。<46> 布什以及共和党与福音派的关系是近几十年来美国政治历史的重要现象。当然,这不意味着包括诺尔在内的福音派基督徒都认同或支持布什或共和党其他人的立场和做法。<47>

坦普顿基金会并非福音派的某个组织,获其赞助的人也不都是基督徒。不过,此机构在2008年时的总裁兼董事会主席小约翰·坦普顿(John Templeton Jr.,1940—2015)却是新教福音派基督徒。即使如此,小约翰·坦普顿并没有改变其父亲约翰·坦普顿(John Templeton,1912—2008)建立基金会时的想法。<48>

约翰·坦普顿对于自然科学与宗教或信仰关系的看法大约是美国基督教自由派立场的某种新发展。

约翰·坦普顿既是美国金融历史上的重要投资家,也曾担任他所在教会的长老以及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董事。坦普顿基金会可以说是有基督教自由派背景的企业家在对自由派在内的美国基督教世界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现象。

对于包括自由派在内的美国基督教世界,坦普顿曾指出,一个显著的问题在于他所认为的固步自封。在他看来,现有的神学研究尽管重要,但缺乏像自然科学那样对未知的探索。同时,他看到近百年来的自然科学界虽然新成果丰富,但缺乏对于信仰或灵魂这样更重要问题的深入探究。

正是对这两种并存状况的不满,坦普顿于1972年设立既类似又不同于且在奖金上高于诺贝尔奖的坦普顿奖,以及于1987年建立坦普顿基金会。这在相当程度上用来奖励或支持被一般神学界和自然科学界所忽视却与这两界相关的从业者。未必跟自然科学有关但与信仰或灵魂相关的传道、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慈善等领域也多有涉及。<49>

在过去几十年,坦普顿的做法自然引起各方的争议。基督教福音派的有些人认为其对于信仰的理解过于宽泛,并批评其对于进化论研究的支持。自然科学界的有些人则认为坦普顿的做法混淆了科学与宗教或信仰的不同,是将宗教或信仰的价值观带进科学研究中。<50>

然而,福音派或自然科学界也有人理解或欣赏坦普顿的做法。比如,这些坦普顿奖获得者:

《今日基督教》的创立者葛培理、《书与文化》的作者普兰丁格、出生于中国成都的英国神学家多马·托伦斯(Thomas Torrance,1913—2007,也译为托马斯·托伦斯)、美国物理学家查尔斯·唐斯(Charles Townes,1915—2015,也是诺贝尔奖得主) 、美籍英裔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英国物理学家及神学家约翰·珀金霍恩(John Polkinghorne)、英国天文学家马丁·瑞斯(Martin Rees)、英国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Paul Davies)。<51>

十四

在北美,研究和创作的支持机制远不是本文所及可以涵盖的。这里仅仅是就一本美国杂志《书与文化》及其所在的环境为例初步梳理培育研究和创作机制的一些方面。

《书与文化》的创办和停刊,是美国新教福音派思想界之中的一些人在现代公共空间进行尝试的一个重要事例。这本涉及艺术、社会、历史、文学、哲学、神学、自然科学的书评杂志运转了21年,显示出英语世界那些看重传统基督信仰与各自领域深层关系的人以既是基督徒也是专业人士的双重身份开始显著地参与到现代社会的公共交流之中。

他们这种有意识的做法以及做事的质量,引起了商业世界那些跟他们有近似想法之人的注意,进而带来比较有规模的支持。这群人所做的不仅是一本杂志,还有研究机构或项目。

这些加在一起使得近几十年来包括高等教育、媒体、政治在内的美国公共空间有着对于传统基督信仰与各领域深层关系的些许重视。

《书与文化》及相关研究机构或项目的停办,则又显示出美国新教福音派思想界在现代公共空间的尝试方面仍然缺乏长远的支持和积累。

相比之下,诸如《大西洋》、《纽约书评》这样的杂志以及和它们观点近似的一些研究机构或项目,则是美国现代公共空间的思想界形成中的重要部分。

这些组织的长期存在,显然不是依靠一两家基金会或其它机构或某些人的一时帮助,而是基于如下的历史关系:它们的形成与美国现代公共空间的商业界的形成是紧密相连的,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美国的现代公共空间。

在《书与文化》及相关研究机构或项目以外,近几十年来也有其它与美国新教福音派相关的思想界与商业界合作的重要尝试,比如菲尔斯泰德基金会或坦普顿基金会支持的杂志、研究机构或项目。

对于它们而言,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也在于,这些组织仅仅是一时的现象还是可以长期存在并生长的有机体。就目前来看,就像《书与文化》那样,这些组织在美国新教福音派及其相关的世界中还是个非常小众的现象,传统基督信仰与各领域深层关系仍是个少有人关注的问题。

但是,无论如何,与美国新教福音派相关的思想界和商业界人士于近几十年来所做的尝试至少将传统基督信仰与各领域深层关系的问题在美国现代公共空间提出并讨论开来。这可能为美国新教福音派世界的研究和创作支持机制的长远生长提供了准备。

十五

在美国新教福音派世界以外,也有人通过创办研究机构或媒体推动传统基督信仰与各领域深层关系问题的探讨。

比如,理查德·约翰·纽豪斯(Richard John Neuhaus,1936—2009)及其同道在1989年、1990年的纽约先后建立信仰与公共生活研究所(Institute on Religion and Public Life)、《首要之事》(First Things)杂志。<52>

 

「《首要之事》2016年1月刊封面,https://www.firstthings.com/issue/2016/01/january。」

 

出生在加拿大的纽豪斯曾是路德宗传道人,后来成为天主教神父。他与葛培理父子、阿赫曼森夫妇同时出现在2005年《时代》杂志25位美国最有影响的福音派基督徒名单上。<53>

纽豪斯正是在创办信仰与公共生活研究所及《首要之事》前后从路德宗转向天主教。尽管如此,纽豪斯或者其同道的朋友圈中却有不少如诺尔、威尔逊、马斯登、欧登、亨特这样的新教福音派思想者。

如果说《书与文化》比较像《纽约书评》,《首要之事》(月刊,每年十期)则有点像《大西洋》,当然在规模上还无法相比。在创刊将近30年后,《首要之事》没有像《书与文化》那样关闭,前者于2018年的每期发行量接近3万本。

从其最近一期的年报可以看出,《首要之事》 有着比较丰富的个人和基金会捐赠,加上杂志的销售和活动收入,使得2018年还有一定的盈余。<54>

《首要之事》与同样是美国天主教背景的圣母大学类似,都明显在各领域的研究和创作上比美国新教福音派的杂志和大学获得更多而且比较长期的支持。在此状况下,也就不乏新教福音派思想者受邀为《首要之事》撰稿或者在圣母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

两者为新教福音派或其他重视传统基督信仰与各领域深层关系的思想者提供了较为宽广而持续的公共空间。在两者之外,一些有着天主教背景的研究机构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例如,成立于1990年大激流城的阿克顿研究所(Acton Institute)。那里的研究人员有的曾经在比如加尔文神学院(Calvin Theological Seminary)这样的新教高等教育机构就读或兼任《福音联盟》(The Gospel Coalition)这样的新教媒体的编辑。<55>

这些天主教背景的研究机构与新教背景的基金会也有着密切联系。阿克顿研究所的联合创始人克里斯·莫伦(Kris Mauren)既是该机构的执行总监,也是坦普顿基金会董事会成员。<56>

这不意味着不同背景的人在如此的环境中意见就变得一致。即使同一背景的人,在此状况中也仍然会有相异的看法。《首要之事》、圣母大学、阿克顿研究所的历史上不乏异议。从鼓励研究和创作的角度来看,这有益于原先习惯于在同一背景下生活的人学习在有着各样背景和观点的空间中进行交流。<57>

十六

而在与美国新教福音派和天主教相关的机构之外,还有人在包括《大西洋》、《纽约书评》、《纽约时报》、现代研究型大学或研究所这样的以思想自由派为主流的西方现代公共空间从事涉及传统基督信仰和各领域关系的工作。

之前提及在《大西洋》、《纽约时报》评介《书与文化》及其所在美国新教福音派思想界的作者、向基金会推荐新教福音派学者的历史学家、《刺猬评论》的创立者、获得坦普顿奖的多位自然科学家就属于此种情况。

他们得到支持的来源既有西方现代公共空间的主流,也有与新教福音派或自由派或天主教相关的世界。他们的存在,显示传统基督信仰和各领域关系的问题在塑造西方现代公共空间的重要机构中并非被完全排除在外。

考虑到具有多重层面和意义的基督教在过去一千多年对于西方世界广泛而细致的影响,此种现象的存在也就不奇怪。基督教在世界各地从来都不乏问题,其在近两百年又经历显著的反对浪潮,但是这并没有让西方完全脱去基督教的印记,无论是从正面还是反面或是混杂的角度。

关注传统基督信仰与各领域关系的人散落在西方现代公共空间的各处,是如此印记的一种表现。这就像《大西洋》虽然是由包括爱默生在内的一群对于当时美国基督教多有批评的人建立,此杂志创刊号封面上却印有清教徒约翰·温斯洛普(John Winthrop,1588—1649)的肖像。<58>

 

「《大西洋月刊》首期封面,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toc/1857/11/。」

 

温斯洛普是新英格兰波士顿一带殖民地的创立者之一。他对于圣经《马太福音》“山上之城”(a city upon a hill)说法的借用,后来辗转成为现代美国政治中对于美国定位的重要修辞手法。<59>

按照《大西洋》曾经的主编爱乐瑞·赛吉威克(Ellery Sedgwick,1872—1960)的解释,该杂志首期封面选用温斯洛普肖像,是意在向读者传递新英格兰人在道德上的诚挚以及此杂志具有的并非为了取悦读者的某种尊严。<60>

显然,这种印记不是都体现了既超越又临在的基督教。美国现代公共空间中的基督教印记时常被某种意义上的道德观或公民宗教所代表,基督启示会被简单地跟某个国家或某个派别或某个人直接关联起来,基督信仰与各领域的关系缺乏深入的探讨。

这在相当程度上正是诸如《书与文化》的建立者和一些作者们面临的现象。他们之所以不愿意让《书与文化》成为某种意识形态化的杂志,部分原因即在于此。即使这样会失去不少各样资源上的赞助,即使杂志会因缺乏足够的支持而停刊。

但是,无论如何,这种印记依然重要。从研究和创作的支持机制看,此种印记在各处的存在使得人们在现代公共空间谈论基督信仰与各领域关系时有着广阔而具体的相关背景。人们不是在一个与基督教传统完全割断的自给自足的世界内随意地进行评论。这些印记也为一代又一代的研究和创作者在成长的过程中预备了随处可见或值得挖掘的素材。

十七

在中国大陆,《书与文化》及其历史环境中涉及研究和创作支持机制的诸多方面可能都是让人感到陌生的。中国大陆的研究和创作支持环境与美国的有很多不同。但是,就像近代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于各方面都不乏向西方寻求借鉴,研究和创作支持机制的问题也在其中。

在国家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占主导的中国大陆,自1970年代末的部分开放以来,在近些年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之中,个人或群体有可能进行或支持相对独立于国家意识形态的研究和创作。不过,这样部分开放空间的存活却是非常脆弱的。

如果考察中国的过往和现状,会发现培育独立于国家意识形态的研究和创作机制差不多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最困难且薄弱的环节之一。而在其中,涉及基督信仰和各领域深层关系的研究及创作机制或许是更为困难和薄弱的,因为这不仅需要独立于国家意识形态,还需要独立于流行思潮。

然而,这个环节的学习却也可能是最触及西方及人之根基的层面之一。一本美国杂志及其生长环境不过是此层面的一个片段,却也许提供了长远学习的初步线索。

 

<1>  Harold B. Smith, “Note to Our Readers”, Books & Culture, November/December 2016 issue, October 17, 2016, https://www.booksandculture.com/articles/2016/novdec/note-to-our-readers.html. John Schmalzbauer, “The Life and Death of Evangelicalism’s Little Magazine”, Comment, January 12, 2017, https://www.cardus.ca/comment/article/the-life-and-death-of-evangelicalisms-little-magazine/.

 

<2> Sarah Pulliam Bailey, “As publications struggle, Christian literary magazine Books & Culture could shut down”, Religion News Service, September 6, 2013, https://religionnews.com/2013/09/06/as-publications-struggle-christian-literary-magazine-books-culture-could-shut-down/. 《书与文化》2009-2010年的付费读者为12000人,详见: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408020936/http://www.ctiadvertising.com/print/books-culture/.

<3> William C. Placher, “Helping Theology Matter: A Challenge for the Mainline”, Christian Century, October 28, 1998,  994-998, https://www.religion-online.org/article/helping-theology-matter-a-challenge-for-the-mainline/.

<4> Peter Steinfels, “Beliefs”,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3, 1996,  https://www.nytimes.com/1996/01/13/us/beliefs-064661.html. Peter Steinfels, “Provocative and Open-minded, Evangelical Journal Celebrates 10 Years of Breaking Stereotypes”,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3, 2005, https://www.nytimes.com/2005/09/03/us/provocative-and-openminded-evangelical-journal-celebrates-10-years-of.html?_r=0.

<5> CT Editors, “Should Evangelical Intellectuals Despair ‘Books and Culture’s’ Demise? Editor John Wilson and historian Mark Noll on the publication’s two-decade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of Christian thought.”,Christianity Today, October 20, 2016,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16/october-web-only/should-evangelical-intellectuals-despair-books-and-cultures.html.

<6> Mark A. Noll, The Scandal of the Evangelical Mind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1994), 3-27.

<7> Mark A. Noll, “Evangelical Intellectual Life: Reflections on the Past”, The State of the Evangelical Mind: Reflections on the Past,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edited by Todd C. Ream, Jerry A. Pattengale, and Christopher J. Devers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2018), 15-36.

<8> CT Editors, “Should Evangelical Intellectuals Despair ‘Books and Culture’s’ Demise? Editor John Wilson and historian Mark Noll on the publication’s two-decade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of Christian thought.”,Christianity Today, October 20, 2016.

<9> Richard J. Mouw, “Foreword”, The State of the Evangelical Mind: Reflections on the Past,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edited by Todd C. Ream, Jerry A. Pattengale, and Christopher J. Devers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2018), ix-xi.

<10> 关于此次研讨会,详见:http://iwulumen.org/2017-symposium/

<11> Joel L. Fleishman, The Foundation: A Great American Secret—How Private Wealth is Changing the World (New York: PublicAffairs, 2009), 59-60.

<12> Joel R. Gardner, Sustaining the legacy: A History of 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 updated by Sue Rardin (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 2001),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12180703/http://www.pewtrusts.org/uploadedFiles/wwwpewtrustsorg/Static_Pages/About_Us/History.pdf.  “Pew Legacy”, History, Grove City College,  http://www.gcc.edu/Home/Our-Story/History/Pew-Legacy. Joseph C. Kiger, Philanthropists and Foundation Globalization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2008), 104-107. https://www.princetonreview.com/college-rankings?rankings=most-conservative-students; https://thebestschools.org/rankings/20-best-conservative-colleges-america/.

<13> Darren E. Grem, The Blessings of Business: How Corporations Shaped Conservative Christian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70-81. Billy Graham, Just As I Am: The Autobiography of Billy Graham(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97), 288. https://gordonconwell.edu/about/history/.

<14> Steven P. Miller, The Age of Evangelicalism: America’s Born-Again Year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98-101. Mark A. Noll, “Evangelical Intellectual Life: Reflections on the Past”, The State of the Evangelical Mind: Reflections on the Past,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edited by Todd C. Ream, Jerry A. Pattengale, and Christopher J. Devers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2018), 15-36. Mark A. Noll, The Scandal of the Evangelical Mind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1994), 255.

<15> Michael S. Hamilton, Johanna Yngvason, “Patrons of the Evangelical Mind”, Christianity Today, July 8, 2002,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02/july8/3.42.html. D. Michael Lindsay, Faith in the Halls of Power: How Evangelicals Joined the American Eli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81-83. Michael S. Hamilton, “Philanthropic Funding, the ISAE, and Evangelical Scholarship”, Evangelical Studies Bulletin 88(Fall 2014 issue), 6-8, http://www.faithandhistory.org/wp-content/uploads/2014/11/Hamilton-on-ISAE.pdf. “Historian Smith, 72, Dies”, Christianity Today, April 7, 1997,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1997/april7/1997-04-07-obituary-historian-smith-72-dies.html. Celeste Kennel-Shank, “Robert Wood Lynn, leader in religion scholarship, dies at age 93”, The Christian Century, October 18, 2018, https://www.christiancentury.org/article/people/robert-wood-lynn-leader-religion-scholarship-dies-age-93The Bible in America: Essays in Cultural History, edited by Nathan O. Hatch and Mark A. Nol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Kate Shellnutt, “Templeton Prize Winner: Alvin Plantinga, Who Proved God’s Not Dead in Academia”, Christianity Today, April 25, 2017,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news/2017/april/templeton-prize-alvin-plantinga-philosophy-gods-not-dead.html.

<16> Michael S. Hamilton, “Philanthropic Funding, the ISAE, and Evangelical Scholarship”, Evangelical Studies Bulletin 88 (Fall 2014 issue), 6-8. Michael S. Hamilton, Johanna Yngvason, “Patrons of the Evangelical Mind”, Christianity Today, July 8, 2002.

<17> https://lillyendowment.org/ ; https://lillyendowment.org/our-work/ .

<18> https://www.pewtrusts.org/en/about/mission-and-values.

<19> Joel R. Gardner, Sustaining the legacy: A History of 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 updated by Sue Rardin (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 2001). Billy Graham, Just As I Am: The Autobiography of Billy Graham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97), 288. James Menzies, “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 Evangelical America: An Encyclopedia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Religious Culture, edited by Timothy J. Demy and Paul R. Shockley (Santa Barbara: ABC-CLIO, 2017), 184-186.

<20> https://www.pewresearch.org/about/our-history/.

<21> Joshua Doty,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American Evangelicals closes”, http://www.wheatonrecord.com/news/the-institute-for-the-study-of-american-evangelicals-closed/.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American Evangelicals”, https://www.wheaton.edu/academics/academic-centers/isae/.

<22> Mark A. Noll, The Scandal of the Evangelical Mind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1994), 15-16.

<23> Peter Steinfels, “Beliefs”,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3, 1996. Peter Steinfels, “Provocative and Open-minded, Evangelical Journal Celebrates 10 Years of Breaking Stereotypes”,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3, 2005.

<24> Alan Wolfe, “The Opening of the Evangelical Mind”, The Atlantic, October 2000 issue,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00/10/the-opening-of-the-evangelical-mind/378388/.

<25> Ellery Sedgwick, A History of the Atlantic Monthly, 1857-1909: Yankee Humanism at High Tide and Ebb(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94), 1-19. Susan Goodman, Republic of Words: The Atlantic Monthly and Its Writers, 1857–1925 (Lebanon, New Hampshire: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2011), ix-15. Jason Epstein, Book Business: Publishi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New York: W. W. Norton, 2001), 117-119. Tom Wolfe, Radical Chic and Mau-Mauing the Flak Catchers (New York: Picador, 2009), 74. Roger Kimball,The Long March: How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f the 1960s Changed America (San Francisco: Encounter Books, 2000), 225-246. John Schmalzbauer, “The Life and Death of Evangelicalism’s Little Magazine”, Comment, January 12, 2017.

<26> Ellery Sedgwick, A History of the Atlantic Monthly, 1857-1909: Yankee Humanism at High Tide and Ebb(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94), 30-31. “The Atlantic”,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revised and updated by Adam Augustyn,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The-Atlantic-Monthly. Jason Epstein, “A Strike and a Start: Founding The New York Review”,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March 16, 2013, https://www.nybooks.com/daily/2013/03/16/strike-start-founding-new-york-review/.

<27> Ellery Sedgwick, A History of the Atlantic Monthly, 1857-1909: Yankee Humanism at High Tide and Ebb(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94), 3, 30-31, 34-43, 64-112.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Encyclopedia (Springfield, Massachusetts: Merriam-Webster, 2000), 107. Jason Epstein, Book Business: Publishi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New York: W. W. Norton, 2001), 111-124.

<28> Gillian B. White, “Emerson Collective Acquires Majority Stake in The Atlantic”, The Atlantic, July 28, 2017, https://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7/07/emerson-collective-atlantic-coalition/535215/. Erik Wemple, “Laurene Powell Jobs’s Emerson Collective to purchase majority stake in the Atlantic”, The Washington Post, July 28, 2017,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erik-wemple/wp/2017/07/28/laurene-powell-jobss-emerson-collective-to-purchase-majority-stake-in-the-atlantic/?utm_term=.8058c065bcf0. Oliver Wendell Holmes, Ralph Waldo Emers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and Company, 1886), 115.

<29> Sheelah Kolhatkar, “Rea! Genius Loves Company”, Observer, September 25, 2006, https://observer.com/2006/09/rea-genius-loves-company/. Edwin McDowell, “The Review of Books Is Sold for $5 Million”,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18, 1984, https://www.nytimes.com/1984/12/18/arts/the-review-of-books-is-sold-for-5-million.html. Peter Osnos, “The Phenomenal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 The Atlantic, December 13, 2011, https://www.theatlantic.com/entertainment/archive/2011/12/the-phenomenal-new-york-review-of-books/249912/. Kathleen Woodruff Wickham, “Hederman Family”, Mississippi Encyclopedia, July 11, 2017, https://mississippiencyclopedia.org/entries/hederman-family/. Jason McLure and Ilenia Caia, “Fired by family, Hederman made New York Review second act”, January 11, 2016, Global Journalist, https://globaljournalist.org/2016/01/fired-by-family-hederman-makes-new-york-review-second-act/.

<30> http://abcas3.auditedmedia.com/ecirc/magtitlesearch.asp.

<31>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backissues/,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sthead/; https://www.nybooks.com/issues/, https://www.nybooks.com/about/masthead/.

<32> 关于此部分论述,详见《世代》(www.kosmoschina.org)以往对教育、中产阶级、文学、启蒙运动的考察及其参考文献。

<33> 关于《刺猬评论》及文化高等研究所,详见:https://hedgehogreview.com/abouthttps://iasculture.org/about/historyhttps://iasculture.org/scholars/profiles/james-davison-hunter

<34> Michael S. Hamilton, Johanna Yngvason, “Patrons of the Evangelical Mind”, Christianity Today, July 8, 2002. D. Michael Lindsay, Faith in the Halls of Power: How Evangelicals Joined the American Eli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95.

<35>  https://howardahmansonjr.com/about-howard-ahmanson/. 关于老霍华德·菲尔斯塔德·阿赫曼森,详参其传记:Eric John Abrahamson, Building Home: Howard F. Ahmanson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American Drea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3).

<36>  Gregory Wolfe, “A Conversation with Roberta Ahmanson”, Image, Issue 83, https://imagejournal.org/article/a-conversation-with-roberta-ahmanson/. Marvin Olasky, “Wealth effects: Roberta Green Ahmanson on poverty, affluence, faith, art, and journalism”, World, March 28, 2009, https://world.wng.org/2009/03/wealth_effects. https://www.fieldstead.com/ahmansons/. Roberta Green Ahmanson, Jamie Smith, “The End of Patronage?”, Comment, December 1, 2013, https://www.cardus.ca/comment/article/the-end-of-patronage/.

<37>  “Howard and Roberta Ahmanson”, “The 25 Most Influential Evangelicals in America”, Time, February 7, 2005, http://content.time.com/time/specials/packages/article/0,28804,1993235_1993243_1993260,00.html. https://www.fieldstead.com/ahmansons/. Christine A. Scheller, “Connoisseur for Christ: Roberta Green Ahmanson”, Christianity Today, January 19, 2011,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11/january/art-roberta-green-ahmanson.html.

<38>  Ken Auletta, “The Man Who Disappeared”, The New Yorker, December 29, 1996, January 6, 1997 Issue,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1997/01/06/the-man-who-disappeared. Margalit Fox, “McCandlish Phillips, Who Exposed a Jewish Klansman, Is Dead at 85”,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9, 2013, https://www.nytimes.com/2013/04/10/business/media/mccandlish-phillips-times-reporter-dies-at-85.html. Tony Carnes, “John McCandlish Phillips: Bright Light for Christ in the Big Apple”, Christianity Today,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13/april-web-only/john-mccandlish-phillips-bright-light-for-christ-in-big-app.html. Tony Carnes, “Remembering John McCandlish Phillips”, First Things, April 25, 2013, https://www.firstthings.com/web-exclusives/2013/04/remembering-john-mccandlish-phillips. Terry Mattingly, “The life and Times of John McCandlish Phillips”, Patheos, April 22, 2013, https://www.patheos.com/blogs/tmatt/2013/04/the-life-and-times-of-john-mccandlish-phillips/. http://www.phillipsjournalism.org/about-1.

<39> 关于古代基督教文献系列,详见:https://www.ivpress.com/ancient-christian-commentary-on-scripturehttps://www.ivpress.com/ancient-christian-texts;https://www.ivpress.com/ancient-christian-doctrine-series

<40>  Thomas C. Oden, A Change of Heart: A Personal and Theological Memoir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14), 42-43, 67, 118, 133-145, 156, 212-213, 238, 242-254. D. Michael Lindsay, Faith in the Halls of Power: How Evangelicals Joined the American Eli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94.

<41> From Irenaeus to Grotius: A Sourcebook in Christian Political Thought, edited by Oliver O’Donovan and Joan Lockwood O’Donovan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1999), ix.

<42> https://www.discovery.org/about/board-of-directors/; https://www.discovery.org/id/about/.

<43> Nina Shapiro, “The New Creationists: Seattle’s Discovery Institute leads a national movement challenging Darwinism”, Seattle Weekly, October 9, 2006, https://www.seattleweekly.com/news/the-new-creationists/. Zack Kopplin, “Creationism Whistleblower: ‘Academic Freedom’ Is Sneak Attack on Evolution”,The Daily Beast, December 28, 2015, https://www.thedailybeast.com/creationism-whistleblower-academic-freedom-is-sneak-attack-on-evolution?ref=scroll. Barbara Bradley Hagerty, “Intelligent Design and Academic Freedom”, NPR, November 10, 2005, https://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5007508. Stephen Bates, “Archbishop: stop teaching creationism”, The Guardian, Mar 21, 2006, https://www.theguardian.com/uk/2006/mar/21/religion.topstories3. Elisabeth Bumiller, “Bush Remarks Roil Debate on Teaching of Evolution”,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3, 2005, https://www.nytimes.com/2005/08/03/politics/bush-remarks-roil-debateon-teaching-of-evolution.html.

<44>  关于现代西方的“创造论”和“进化论”历史,详参:Ronald Numbers, The Creationists: From Scientific Creationism to Intelligent Desig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Edward J. Larson, Evolution: The Remarkable History of a Scientific Theory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2004).

<45> “President Bush Awards 2008 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s”, Press Releas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November 17, 2008, https://www.neh.gov/news/press-release/2008-11-17.

 <46> “President Bush Awards the 2006 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s”, Press Releas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November 8, 2006, https://www.neh.gov/news/press-release/2006-11-08. MR, “Mark Noll, 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 2006”,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https://www.neh.gov/about/awards/national-humanities-medals/mark-noll.

<47> 关于福音派与美国政治历史,有相当多的文献可以参考,新近的一本是:Frances FitzGerald, The Evangelicals: The Struggle to Shape America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17).

<48> Timothy C. Morgan, “Died: John ‘Jack’ Templeton Jr., Foundation President Who Backed Science-Religion Research”, Christianity Today, May 19, 2015,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news/2015/may/died-john-jack-templeton-jr-billionaire-philanthropist-who-.html. Tony Carnes, “The $1 Billion Handoff”, Christianity Today, August 19, 2005,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05/september/7.88.html?share=l0NtyEW%2bZMKId66ieb7wEkKxj7D%2bS6lm.

<49> Robert L. Herrmann, Sir John Templeton: Suppor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For Spiritual Discoveries(Radnor, PA: Templeton Foundation Press, 2004), 65-67, 83-84, 128, 147-150. https://www.templeton.org/about; https://www.templeton.org/about/sir-john; https://www.templeton.org/about/vision-mission-impact.

<50> Marvin Olasky, “Honoring his father: Jack Templeton, CEO of a wealthy foundation, has a rare commitment to donor intent”, World, November 19, 2010, https://world.wng.org/2010/11/honoring_his_father?. M. Mitchell Waldrop, “Religion: Faith in science”, Nature, February 16, 2011, https://www.nature.com/news/2011/110216/full/470323a.html?WT.ec_id=NATURE-20110217. Nathan Schneider, “God, Science and Philanthropy”, The Nation, June 3, 2010, https://www.thenation.com/article/god-science-and-philanthropy/. Libby A. Nelson, “Where Philosophy Meets Theology”, Inside Higher Ed, May 21, 2013, 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news/2013/05/21/some-philosophy-scholars-raise-concerns-about-templeton-funding.

<51> Michael S. Hamilton, Johanna Yngvason, “Patrons of the Evangelical Mind”, Christianity Today, July 8, 2002. http://templetonprize.org/previouswinner.html, http://templetonprize.org/currentwinner.html.

<52> Richard John Neuhaus, The Best of “The Public Square”, Book Two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2001), 36-37. https://www.firstthings.com/about.

<53> “Richard John Neuhaus”, “The 25 Most Influential Evangelicals in America”, Time, February 7, 2005, http://content.time.com/time/specials/packages/article/0,28804,1993235_1993243_1993306,00.html.

<54> First Things 2018 Annual Report, Institute on Religion and Public Life, 20-27, 29, https://s3.amazonaws.com/first-things-resources/uploads/First+Things+Annual+Report+2018.pdf.

<55> https://acton.org/about, https://acton.org/about/our-team.

<56> https://acton.org/about/staff/kris-alan-mauren, https://www.templeton.org/about/our-board.

<57> Alan Jacobs, “Richard John Neuhaus, 1936-2009”, The American Scene, January 8, 2009, http://theamericanscene.com/2009/01/08/richard-john-neuhaus-1936-2009. Ross Douthat, “Richard John Neuhaus, RIP”, The Atlantic, January 8, 2009, https://www.theatlantic.com/personal/archive/2009/01/richard-john-neuhaus-rip/55902/. Mark A. Noll and James Turner, The Future of Christian Learning: An Evangelical and Catholic Dialogue, edited by Thomas Albert Howard (Grand Rapids: Brazos Press, 2008), 16-17, 81-82, 93-94. Mark A. Noll, From Every Tribe and Nation: A Historian’s Discovery of the Global Christian Story(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14), 176-177.

<58>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toc/1857/11/.

<59> 《马太福音》5:14。Francis J. Bremer, John Winthrop: America’s Forgotten Founding Fath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xv, 179-182. Richard M. Gamble, In Search of the City on a Hill: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an American Myth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2012), 1-14. Daniel T. Rodgers, As a City on a Hill: The Story of America’s Most Famous Lay Sermon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8), 1-12, 289-308.

<60> Ellery Sedgwick, A History of the Atlantic Monthly, 1857-1909: Yankee Humanism at High Tide and Ebb(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94), 35.

 

 

此文首发于《世代》第8期(2019年夏季号)。

题图为本期《世代》封面封底,详见卷首语正文及注脚

若有媒体或自媒体考虑转发《世代》内容,请尽可能在对作品进行核实与反思后再通过微信(世代Kosmos)或电子邮件(kosmoseditor@gmail.com)联系。

《世代》第8期主题是“研究及创作的支持机制”,却也有并非可以简单分门别类的文字。如《世代》文章体例第1期卷首语所写,《世代》涉及生活各方面,鼓励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创作。《世代》不一定完全认同所分享作品的全部方面。

《世代》本期及过往内容,详见微信(世代Kosmos)和网站(www.kosmoschina.org)。

 


Commen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