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提多凯旋门浮雕(局部),展示罗马军队在公元70年攻陷耶路撒冷后掠夺的战利品。该作品被视为犹太人流散(Jewish diaspora)的象征。]
编者按:本文为作者近期在BC讲坛一次讲座的文字整理稿,论及神国子民的散居与寄居。从实际的历史进程看,这些散居与寄居多数是在不同帝国统治的背景之下发生的,因此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来观察在世界性帝国不断交替变迁的历史长河中,上帝子民的基本生存形态是怎样的。本文经作者授权本刊发布,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对原来的标题做了改动,并尽量保留了讲稿的口语风格。特此说明。
感谢BC讲坛的邀请,让我在这里讲这个题目。其实这个题目是于弟兄向我提出来的,反映了一批在北美漂流的上帝子民的共同关切与心声,我内心也是蛮有共鸣的。这两年在这边生活真是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当然,我今天讲这个题目,也不是只针对这些所谓的美漂或海漂。就算是今天生活在国内,差不多也都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我就想起,1996年5月受洗后,我7月就到北京作了一个北漂。差不多两年北漂的生活,住棚户区,每一天都不知道第二天会面对怎么样的生活,这让我在初信的时期就学习时时依靠基督而生活,这对我后来信仰生命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语境下来看我们今天要讲的题目,我发现很难讲得太理论化,变成理论的话似乎几句话就可以讲完了。所以今天我想就从故事入手。当然这故事不是我编出来的故事,而是一个基于圣经叙事的历史故事。因着讲座时间的限制,我也不会从神召亚伯拉罕出他的父家进入迦南地作一个“迦漂”开始讲,那样的话故事就太长了。我今天的故事是从犹太人被掳的时候开始讲,一直到耶稣基督复活升天后,五旬节的来临。这个故事的剧情发展足够长,跨越了一千六百年,直到我们这代人所生活的时代。故事有点长,我欢迎大家对号入座,看你我也在这个故事中吗?
第一幕
今天故事的第一幕始于公元前594年5月(犹太历),地点是在耶路撒冷城中的圣殿门口。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巴比伦帝国在尼布甲尼撒作王期间达到兴盛,以致在公元前597年,也就是四年前,巴比伦的军队进入耶路撒冷城,将耶哥尼雅王、王后及圣殿物品都掳走。四年后的一天,一位 “先知”哈拿尼雅在圣殿门口,当着祭司及众人的面,预言巴比伦国很快会灭亡,之前被掳之人会在两年内回到耶路撒冷。他以耶和华神的名义说:“‘我已经折断巴比伦王的轭,二年之内,我要将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这地掠到巴比伦的器皿,就是耶和华殿中的一切器皿都带回此地。我又要将犹大王约雅敬的儿子耶哥尼雅和被掳到巴比伦去的一切犹大人带回此地,因为我要折断巴比伦王的轭。’这是耶和华说的。”(耶28:2—4)这个预言真的是够明确的。
当时在场的先知耶利米听了,在神面前祷告以后,明确地将神的话当面传递给哈拿尼雅:“哈拿尼雅啊,你应当听!耶和华并没有差遣你,你竟使这百姓倚靠谎言。所以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要叫你去世,你今年必死!因为你向耶和华说了叛逆的话。’这样,先知哈拿尼雅当年七月间就死了。”(耶28:15—17)审判真的比人预想的要快。
差不多与此同时,在巴比伦帝国首都的街道上,两位自称为犹太先知的人被官府以叛乱的罪名公开烧死。这两位先知在被掳犹太人中,同样是用耶和华的名宣布说,巴比伦国很快会灭亡,他们会在两年内返回耶路撒冷。关于这两位先知,神也借耶利米宣告了他的审判:“他们是托我名向你们说假预言的,我必将他们交在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手中,他要在你们眼前杀害他们。住巴比伦一切被掳的犹大人,必藉这二人赌咒说:‘愿耶和华使你像巴比伦王在火中烧的西底家和亚哈一样。’”(耶29:21—22)
看这一段历史,我们可能会很惊讶,为什么审判会这么快地临到?仅仅两个月,一位那么有权势的先知哈拿尼雅就死了。同时,为什么明知可能会在巴比伦街头被当众烧死,被掳的那两位假先知还会前赴后继地上前去呢?我们不能完全理解当时被掳犹太人在被掳地的感受,只能从经文中体会到,当时犹太民众真不能接受他们的王被掳。他们之所以喜欢听这种预言,是因为他们都希望生活会很快恢复到被掳前的正常状况。而假先知的“自欺”就在于,他们以为是上帝让他们说的,其实可能都是民众想从他们那里听到的。
神的审判尽管迅速,但这些先知们造成的结果还是无法避免的。假预言导致西底家王稍后背叛了他向巴比伦王所起的誓言,转而投靠埃及法老,还以为巴比伦国因为其内部危机不会拿他怎么样。结果,耶路撒冷城被尼布甲尼撒的军队围困三年后,于公元前586年被攻破,圣殿被毁。
[插图1:犹太人从迦南地被流放到巴比伦]
事后,我们再看当时耶利米所预言的犹太子民被掳七十年,而不是两年,时间真的是足够长,差不多是当时人的一生。就算被掳的时候是一个孩童,当时的人能够活到七十就已经是长寿了。大卫王作为养尊处优的君王也不过活到七十。这样看来,耶利米的预言其实是在说:预备一生生活在寄居之地吧。
人遇事后,总想很快回到过去熟悉的轨道。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能看到将来的某个前景,因此对生活有一个盼望,这是生活的重要因素。问题是,从亚伯拉罕在迦南地的漂流到被掳犹太人生活在被掳之地,为什么圣经中讲到上帝子民的生活,总会涉及寄居地这些因素呢?我们在归信基督后,用了多长时间,生活是否有足够的变化,所在的这个世界才从“自家之地”变成“寄居之地”?活在寄居地的生活有什么特点?
第二幕
故事来到公元前538年的春天。这一年,波斯帝国替代之前的巴比伦帝国,成为犹太人在被掳地的统治者。帝国的君王古列王(又译为居鲁士)一登基就显出他与之前巴比伦国不同的宗教政策,即允许之前从各地被掳来的不同族群回到他们的原居地,复建他们神的殿宇,好让这些不同族群的神都能够祝福他所兴起的波斯帝国。在这个背景之下,犹太人也被允许回到他们的故乡耶路撒冷:“波斯王古列如此说:‘耶和华天上的神,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在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殿(只有他是神),愿神与这人同在。”(拉1:2—3)被掳犹太人经过七十年后终于回到了故乡。
经过一番动员预备,以及路上四个月左右的跋涉,第一批回归者于公元前537年春天回到故国。总数约五万人,其中祭司家族约三千多人,利未家族约三百多人。“会众共有四万二千三百六十名。此外,还有他们的仆婢七千三百三十七名,又有歌唱的男女二百名。”(拉2:64—65)从这个人数来看,回来的犹太人在整个散居人群中应是少数。其实当初被掳走的犹太人就有数万。经过七十年的生息繁衍,人数至少应有几十万人。然而多数人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第二代或第三代犹太人,从语言与文化上反倒更难适应传统的犹太文化。从当时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来看,犹太地区当时应属于帝国的边疆不发达地区。回来的那些犹太人一定是带着一种特别的热情才决定回来的。
回来之初,这些犹太人就开始在当年被毁圣殿的原址上重建圣殿。激动人心的那一刻终于来到了,人们开始在旧址的地方为新的圣殿奠基。奠基的时候,见过所罗门时代圣殿的老人们都哭号起来:“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众民大声呼喊,因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立定。然而有许多祭司、利未人、族长,就是见过旧殿的老年人,现在亲眼看见立这殿的根基,便大声哭号,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欢呼的声音和哭号的声音。” (拉3:11—13)如果不停下来细想一下,我们都会忽略这是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欢呼的声音,一种是哭号的声音。从《哈该书》中,我们才了解,这种来自老年人的哭号,原来是想起当年所罗门圣殿的辉煌,再看现在的圣殿地基,相差之大实在让他们无法接受:“你们中间存留的,有谁见过这殿从前的荣耀呢?现在你们看着如何?岂不在眼中看如无有吗?”(该2:3)现在的圣殿跟当年的简直没法比。
[插图2:被掳归回的犹太人重建圣殿]
建殿并不像最初想的那么顺利。外有各种拦阻,内部则是人们建殿热情的逐渐消散。在先知的不断鼓励下,经过了二十年时间,到了公元前516年,第二圣殿终于建成。然而,人们所期待的、如先知在被掳前所预言的那种回归后的复兴并没有出现。
又过了60年,到了公元前458年,亚达薛西王在位期间,文士以斯拉带领第二批约5千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尽管圣殿已经建起来,然而他回来后所看到的,却远不是他所期待与想像的:“众首领来见我,说:‘以色列民和祭司并利未人,……仍效法这些国的民,行可憎的事。因他们为自己和儿子娶了这些外邦女子为妻,以致圣洁的种类和这些国的民混杂,而且首领和官长在这事上为罪魁。’我一听见这事,就撕裂衣服和外袍,拔了头发和胡须,惊惧忧闷而坐。”(拉9:1—3)从以斯拉这些极度的反应中,可以看到他对这些回归的犹太人是何等地失望。他就在这样的绝望中坐在地上,一直到晚祷的时间。虽然在众人的支持下,以斯拉对通婚的问题大加改革,然而在改革进行了30年后,尼希米第二次回到耶路撒冷担任省长时,这个问题依然存在。此外还有放贷与土地兼并等一系列问题。
以斯拉的身份本是祭司,被掳前是大祭司西莱雅的后代,家谱可以追到亚伦。但他这次回来的主要身份是文士(teacher),即熟悉摩西律法的学者,负责教导律法。这个身份源自于他在波斯宫廷所从事的秘书及教导律法的工作。按照他身上所携带的亚达薛西王诏书:“教训一切不明白神律法的人(And you are to teach any who do not know them)”(拉7:25b, NIV)于是我们看到,回到耶路撒冷的以斯拉所做的并不是在圣殿中献祭,就如被掳前圣殿的祭司们所做的,却主要是宣读和解释律法的工作:“文士以斯拉站在为这事特备的木台上……在众民眼前展开这书。他一展开, 众民就都站起来……众民听见律法书上的话都哭了。”(尼8:4—9)
以斯拉在为犹太人祷告的时候,提到犹太人依然是奴隶,生活在波斯帝国的统治之下:“我们是奴仆,然而在受辖制之中,我们的神仍没有丢弃我们,在波斯王眼前向我们施恩。”(拉9:9)尽管所期待的国家独立和族群复兴都还没有发生,但到以斯拉的时代,犹太人的生活确实改变了。他们变成了散居于天下各处的以色列子民。在每个地方的犹太社区中,会堂成为社区的中心,聚集着新近兴起的文士。他们不仅作圣经的编辑,同时也在会堂中承担教导律法的职责。
总之,犹太人回归后,先后生活在波斯、希腊、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依然是作为被统治者流散在不同的寄居之地。旧约中先知关于以色列复兴的预言因此失效了吗?并没有。对那位弥赛亚的盼望就是在此种背景下产生的。这种弥赛亚盼望乃是以大卫之约(撒下7:11—17)为依据,期待一位君王从大卫家族中出来,能够统一并重新复兴以色列国(耶23:5—6,30:8—9;结17:23—24,37:21—28;亚9:9—10,12:8;诗2,72等)。然而,因着启示的渐进性,旧约先知中关于弥赛亚的预言却带来不同的理解。可以说,在随后的犹太历史中,产生了两种弥赛亚观,代表着生活在帝国背景之下散居的犹太子民对于自身将来命运的不同理解。
上述两种弥赛亚盼望的形态,特别明显地出现在公元前二世纪。首先是公元前166年出现了马加比革命,犹太人有过短暂的独立时期。产生于这个时期的《所罗门颂诗》(前80年—40年)17章记载,诗人在其祷告中祈求上帝从大卫后裔中兴起一位能按智慧和公义行事的君王,用他口中的言语审判不义的君王、罪人和不法的万邦。这是一种复兴以色列国家之君王意义上的弥赛亚观。后来耶稣的第一代门徒基本上都持这种弥赛亚观。其次,这个时期出现的昆兰社区,以生活在社会边缘(旷野地区)的爱色尼派为代表,体现了从末世角度对弥赛亚的理解,即将弥赛亚理解为末世要来审判的那位。持这种盼望的人在静修的生活中,专心等候那位最终审判者的来临。就如先知但以理所预言的:“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也不归别国的人,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这国必存到永远。你既看见非人手凿出来的一块石头从山而出,打碎金、银、铜、铁、泥。那就是至大的神把后来必有的事给王指明。”(但2:44—45)这种终末审判者意义上的弥赛亚观以施洗约翰为代表。问题是,我们今天还生活在这两种盼望形态之中吗?
第三幕
时间来到公元26年。那时犹太地区已经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而罗马帝国在奥古斯都作王期间正进入到鼎盛时期。经过四百年的沉寂,在犹太旷野,一位穿动物毛皮的先知出现,呼吁犹太百姓悔改,并给那些愿意悔改的人施洗。他的影响力之大,甚至引来从耶路撒冷来的法利赛人及权贵阶层到这里接受他的洗礼。这位先知就是施洗约翰。
[插图3:施洗约翰正在向众人布道]
施洗约翰传道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3:2)用语与后来耶稣基督一样,然而含义却有不同。“近了”是指马上就来了,一个新世代的审判者弥赛亚,“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人施洗,“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太3:11—12)这是一个终末审判者意义上的弥赛亚形象。难怪他被关在监狱期间,越听说耶稣所做的,就越感到与他所期待的不同:“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太11:3)针对施洗约翰的疑问,耶稣回答的核心是:弥赛亚已经来了,神的国已经来了,以赛亚61章的预言已经在他的身上实现。耶稣的解释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位拯救者意义上的弥赛亚形象。他就是那位拯救的弥赛亚。只有他真正解释了先知书中关于弥赛亚的预言。
耶稣强调,神的国正在到来:“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神的国正在努力地进入(the kingdom of heaven has been forcefully advancing),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太11:12,NIV)这里神的国正在努力地进入,其中的努力不是我们这些后来成为神国子民的人所付出的,而是神的儿子——这位被称为耶稣的弥赛亚,用他在十字架上所付出的生命代价来成就的。我们这些后来因他十字架上成就的恩典而成为神国子民的人,只要努力地持守住他赐给我们的子民身分就好了。这些已经在神国中的最小的都比施洗约翰大,因为他还在等候要来的那一位。然而在旧约先知中他是最大的,因为他已经看到了神国的临近,以及神儿子的临在。
五世纪以来所兴起的修道生活,仍然在社会边缘等着那最终时刻的来临,看上去与施洗约翰那个时代的爱色尼派的生活非常相似。耶稣的回答可以看作是对这种“圣”“俗”区分的信仰生活的某种否定。不是等在那里,直到神国的最后完成,审判者弥赛亚的最终来临;而是神的国已然来到,我们已经在神国中的当努力地参与其中。
不过,今天不需要生活在修道院,人们依然可以远离这个社会。用19世纪末德怀特·慕迪(Dwight Lyman Moody,1837—1899)所传讲的救生艇比喻来说就是:“整个世界在我眼中就是一艘破损的船。神给了我一艘救生艇,并对我说:‘尽你所能去救人。’”这个世界是一艘已经破损并正在沉没的大船,不用去管它了。似乎所关切的只是怎样不让自己被裹挟进去,越早地逃离出来越好。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圣”“俗”相区别的分离主义思想。这是我们这代人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吗?
第四幕
我们的故事来到了最后一幕,时间是公元30年,罗马帝国提比略(Tiberius,前42—37)作王期间。在耶路撒冷城外,一位在四十多天前被罗马人当作罪犯钉十字架、埋葬了以后,又被他的门徒看到从死里复活的名叫耶稣的人,正在与他的门徒告别。
在这告别的时刻,门徒们似乎还在抓紧时间问他们一直以来心心念念的那个问题:“他们聚集的时候,问耶稣说:‘主啊,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耶稣对他们说:‘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It is not for you to know the times or dates the Father has set by his own authority),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6—8,NIV)
如果我们还记得第一代门徒们代表了第一种弥赛亚观的话,我们就不难理解门徒们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然而,耶稣钉十字架及其复活的事件难道对门徒们就没有什么影响,以至于他们还在将耶稣当作某种政治意义的君王来看以色列的复兴?其实,门徒经历了耶稣的受死、埋葬与复活以后,已经明确认识到他就是那位弥赛亚。而这位弥赛亚的复活,不正是为了复兴他的国度吗?所以,假设他们的弥赛亚观改变了,他们还是可以问出上述的问题,只是他们还没有突破以色列国(或犹太人)的局限。“你为以色列复兴国度就在这个时候吗?”(徒1:6,吕振中译本,restore the kingdom to Israel, NIV )
从耶稣的回答中可以看到,他并没有否定门徒的问题,而是从正面给予回答。首先,所期待的那(神)国度的复兴马上就要来了。我们如果注意到上面耶稣所说的那“时候日期”是复数形式,就不需要把那时候时期仅理解为最终基督的再来,而是耶稣所提示的,即圣灵的降临所带来的神国在地上的复兴。就算是圣灵临到的那时候、那日子也不是你们能知道的,只需要安心等候不要离开耶路撒冷。其次,作为这国度的子民,门徒要为基督作见证,直到地极。第三,等候他的再来。作为弥赛亚的他怎样去也要怎样来(徒1:11),好最终完成这个国。
[插图4:耶稣升天]
让我们来看一下门徒的反应。《使徒行传》随后的记录表明门徒听懂了。彼得五旬节的讲道说明末后的时代已经开始:“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徒2:36)基督的国度开始了。我们今天就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神的国已经来临并正在走向最终完成的时代。更重要的是,彼得在约帕的西门家中所看到的从天而来的大布异象(徒10:11—16),一连三次降下再提上去,降下再提上去,帮助他突破了犹太人与外邦人的传统界线,神国越过了以色列国家的观念。耶稣带来的国是一个普世的国。
故事结语
上述故事从圣经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大的历史进程的脉络。前一段时间我预备这个讲座时,思想圣经提供给我们的这个大的历史脉络,还是很感动的。只有看到这个大的、足够长的历史脉络,我们才可能把我们自己、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与这个历史脉络关联起来,而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也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也生活在这个故事的脉络之中,那么我们从这个故事的脉络中看到我们作为神国子民在这个世上的生活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还是从刚才提到的彼得入手。在《彼得前书》的开头,我们就看到他对神国子民的称呼:“写信给那分散在……寄居的。”(彼前1:1)今天在神的国已然来临,正在最终完全之际,神国子民在地上的生活具有两个特点:1)分散,即流散于天下各处;2)寄居,即生活在寄居之地。下面就让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两个特点,看这两个特点对我们作为神国子民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1、分散
首先让我们来看分散地居住在世界各地这个特点。就像当年的彼得一样,我们也需要打破以往的那种民族国家的局限。不再把地上的出生地当作是首要的身份特征,不再把爱国当作人生首要的价值。我们的第一身份既然是神国(遍及整个天下)的子民,就当形成神国的普世天下观,有一个直到“地极”的视野。这涉及我们世界观或世界图景的变化。
我们这代人从小看的地图都是中国在中间。多少年后,我第一次看到一张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地图,中国看上去不过是在东边的边缘,还是很受震动的。这让我联想到当年,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最初来中国的时候,他给当地官员赠送的礼物中,最受人欢迎的就是当时的世界地图。我相信当年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的人所受到的震动,一定要比我们这代人大得多。
[插图5:利玛窦制作的《坤舆万国全图》]
我们都是带着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当我们带着一种普世的神国视野来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极”在哪里?远在天边的蛮夷之地?过去,我们所站立的那个中心,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那个地极。现在,对于拥有普世神国图景的子民来说,自然的那种由出生地所决定的中心已经不复存在。地极不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世界的尽头(蛮夷之地),而是神呼召人可以走向的那个“地极”。这呼召中的看见(地极),决定了人选择哪里作为生活的中心。
保罗为我们提供了走向地极的活生生的例子。在公元57年写给罗马教会的书信中,保罗解释了他写这封信的原因:“我因多次被拦阻,总不得到你们那里去。但如今在这里再没有可传的地方,而且这好几年,我切心想望到西班牙去的时候,可以到你们那里,盼望从你们那里经过,得见你们,先与你们彼此交往,心里稍微满足,然后蒙你们送行。”(罗15:22—24)由此看,保罗将他的宣教中心由安提阿转到了罗马。到达罗马这个中心,那遥远的西班牙才是可以达到的地极。
我们是否还在像门徒那样询问:你复兴某基督教国家就在这时候吗?可能我们生活在中国的时候,会用中国来替换那个“某”(成为新世纪世界基督教中心的接棒者);过一段时间生活在美国的时候,又会用美国来替换那个“某”(成为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支撑者)。其实在这个地上代表神国的不是某个被神复兴或使用的基督教国家,而是普世的教会。作为神国的子民,当地教会是我们生活的中心,而不是所在的国家是我们生活的中心。我们时常询问的问题应该是:你复兴这地方的教会就在这个时候吗?
2、寄居
其次,让我们来看生活在寄居之地的特点。直观地来看,有两个方面的意思:1)异国他乡感。如果我们有生活在异国他乡的经历,就了解这种生活经历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人生活在这里,每天想的却是那遥远的“家乡”,每天想的是怎样能够叶落归根。2)陌生感。不像是我们生活在熟悉之地,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去反应。正相反,在陌生之地,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以及我们当怎样去应对。上面这两种感受都是我们人生活在寄居地的自然情感。我心里十分好奇的是,为什么上述圣经的故事会让神国的子民以生活在寄居之地的态度生活在这个世界?圣经中是否对这种寄居生活给出了某种指导?
首先让我们来看异国他乡感。在耶利米预言犹太子民要在被掳之地生活七十年的时候,他其实是给出了一个生活在寄居之地的生活指南:“你们要盖造房屋,住在其中;栽种田园,吃其中所产的;娶妻生儿女,为你们的儿子娶妻,使你们的女儿嫁人,生儿养女,在那里生养众多,不至减少。我所使你们被掳到的那城,你们要为那城求平安,为那城祷告耶和华。因为那城得平安,你们也随着得平安。”(耶29:5—7)我们可就这段生活指南分三点来看。
对于神国子民来说,寄居之地的生活指南是:1)努力工作:栽种田园,吃其中所产的。我们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要比之前生活在熟悉之地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在新环境中站稳脚跟。2)经营家庭:为你们的儿子娶妻,使你们的女儿嫁人,生儿养女。不再是传统那种背井离乡的观念或图景,而真是将这个地方当作是一个家,一个与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地上的家。3)参与社区:要为那城求平安,为那城祷告耶和华。那城兴盛,你们也随着兴盛。想一想这指南对于当年被掳的犹太人也不容易做到:被人掳去作奴隶给人干活,却还要为那地祷告。对早期很多来北美打工的华工来说,努力工作挣的那些钱都寄走了,就难免是生活在当地的社区之外。但对于不再有异国他乡感的神国子民来说,参与当地生活却正是他们来到这个地方生活的目标之一。换言之,生活在异国他乡,却用心思活在当地;虽是活在寄居地,却要参与当地社区,成为当地的祝福,做出好的见证。
其次,让我们再来看陌生感。同样,耶利米在写给被掳之地的犹太子民的书信中,也涉及这方面的指南:“耶和华如此说:‘为巴比伦所定的七十年满了以后,我要眷顾你们,向你们成就我的恩言,使你们仍回此地。’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你们要呼求我,祷告我,我就应允你们。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29:10—13)多年前我刚成为基督徒的时候就熟悉这段经文,不过当时并没有读出特别的意思。只是在这两年,在异国他乡有浓厚的陌生感的时候,读到这段经文的英文版,这段话才那么深地进入到我的内心之中:“For I know the plans I have for you, declares the LORD, plans for welfare and not for evil, to give you a future and a hope. Then you will call upon me and come and pray to me, and I will hear you. You will seek me and find me, when you seek me with all your heart. ”(Jeremiah 29:11—13, ESV)用我们日常的话来翻译就是,我知道我向你所有的那些计划,这些计划是要给你带来兴旺(平安),而不要带来灾祸,并要给你带来美好的前程与盼望。如果你在一个陌生之地刚好处在走投无路的境地,之前的人生计划都失败得一塌糊涂,这时你听到这个声音在向你说上面的话,你的内心会得到何等的安慰。
只有在这种陌生之地,我们才能够那么深切地认识到,这是他给予我们的何等美好的应许:他对我们有一个计划,尽管我们自己可能还不清楚,他却知道。到了某个时间点,我们以为没有出路的时候,他会让我们看到他计划中的那一步,柳暗花明又一村,给我们一个前景与希望。这或许就是他在寄居之地引导我们的方式,不是给我们一张地图,就如今天手机中的导航地图,让我们在出发前就对整个路线一览无余。而是他会坐在我们的身旁,到了该转弯的时候,才会告诉我们在哪里转弯。在寄居地,神带领我们的方式就是一步一步地引导。当我们所有的计划失败,明天不知如何,他要我们相信他有计划,这是我们在陌生之地唯一可能抓住的。要扎根在寄居地,最重要的就是,依靠仰望耶和华神,活在他的计划之中。
他知道我们在寄居之地更需要他,需要他的引导,所以在上述经文中他重复了两次说道:只要我们专心地、全心全意地寻求他,他就会被我们寻见。确实,在寄居之地,他更容易被我们寻见。或许这正是他让我们把这个世界变成寄居之地,好让我们学习依靠他而活。而他也应许我们,他对我们有一个计划,这计划带给我们前景与希望。只要我们专心寻求他,他就必被我们寻见。
题图:提多凯旋门浮雕(局部)。图片来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Jewish_diaspora
插图1:犹太人从迦南地被流放到巴比伦。图片来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bylonian_captivity
插图2:被掳归回的犹太人重建圣殿。图片来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cond_Temple
插图3:施洗约翰正在向众人布道。图片来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the_Baptist
插图4:耶稣升天。图片来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Ascension_of_Jesus
插图5:利玛窦制作的《坤舆万国全图》。图片来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Kunyu_Wanguo_Quantu
此文首发于《世代》第17期(2022年夏季号)。
若有媒体或自媒体考虑转载《世代》内容,请尽可能在对作品进行核实与反思后再通过微信(kosmos II)或电子邮件(kosmoseditor@gmail.com)联系。
《世代》第17期的主题是“反思文化帝国主义”,却也有并非可以简单分门别类的文字。如《世代》文章体例及第1期卷首语所写,《世代》涉及生活各方面,鼓励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创作。《世代》不一定完全认同所分享作品的全部方面。
《世代》各期,详见:
微信(kosmos II);网站(www.kosmoschina.org)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