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书影(胡自信译,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
近年来,简体中文互联网上流行这么一则笑话:“北大保安会问你哲学的‘终极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其实,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对这三个人生根本问题的回答,反映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在当下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不乏“世界观”、“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样的用语和表达。当人们在讨论宇宙的存在及实在的意义时,通常会使用世界观这个词。世界观不仅是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总的看法,也表达每个人最基本的信念或理解框架。每个人都有自己委身的世界观,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观不仅左右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塑造我们的情感经验,并指导我们的道德行为。<1>
前段时间,上海女子沙白去瑞士的医协自杀之旅,以及著名作家琼瑶自杀前写下的遗书,在中文舆论场上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在自杀之前,两位女士都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与死亡的认识。沙白曾发布视频表示,“构成我整个世界观最根本的基石就是我对生与死的看法”,琼瑶也在其绝笔之作《当雪花飘落》中,表达“这是我最后的选择,时间已到,生命不会更好”。对于两位死者的上述言论,有些人热烈赞同,甚至歌颂,有些人却大加鞭挞、深恶痛绝。在这些争议背后,其实体现了不同的个人和群体在世界观层面的冲突和分歧。
因此,反思和考察我们的世界观,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基督徒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世俗化的社会中,“有神论立场被排挤到社会生活之外,信仰的本质被还原为个人的虔诚”<2>。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多种世界观并存,这些彼此冲突的世界观在人们的头脑和心灵中争夺支配权。无论是学术界、教育界,还是政治界和宗教界,由世界观所引发的冲突无处不在。基督教信仰面临很多危机和挑战,比如,如何理解我们与不信之人的根本分歧?我们在这个“世俗时代”中如何持守自己的信仰?我们如何与邻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并与他们分享我们的信仰?这些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近一个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基督教思想家发现,我们需要一种基于圣经的“基督教世界观”,来回应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无论是教会的门徒训练、基督徒生活、宣教事工,还是护教学、主内教育和基督教学术,都离不开一种以上帝话语为根基的“世界观思维”。因此,对于世界观问题,我们需要更加深入的思想探索和学术预备。世界观概念是如何进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的?历史上的思想家是如何看待这个概念,他们关于世界观又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洞见?基督徒可以从这个概念中吸收哪些有益的思想资源?大卫·诺格尔(David K. Naugle)的《世界观的历史》(Worldview: The History of a Concept)就是我们当前反思世界观问题绕不开的一部重要著作。
大卫·诺格尔是美国福音派学者、达拉斯浸会大学哲学教授,他也是世界观领域的研究专家。他的这部《世界观的历史》是英语学术界探讨“世界观作为一种概念的历史”的第一部专著。在这本书中,诺格尔借鉴吸收了德语和英语学术界关于世界观的丰富研究成果,追溯了世界观概念产生的思想背景,以及它在19—20世纪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史和学科史。其实,《世界观的历史》不仅仅是对于世界观概念和思想的历史考察,也有对于世界观的理论反思和建构。接下来,笔者尝试概括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架构。
《世界观的历史》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该书前二章,作者在这部分主要阐述了三大基督教传统——福音派、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世界观思想,帮助基督徒读者快速进入现代基督教对于世界观概念的吸收运用,以及当代关于世界观问题的神学讨论。第二部分是第三到八章,作者首先阐述了世界观概念的语言学史,即“世界观”一词在德语中的起源及其在其他欧洲语言中的运用;其次梳理了世界观概念在19和20世纪的哲学史和学科史,涉及不同阶段的哲学家、科学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的世界观思想。这部分帮助我们了解这个概念是如何从19世纪的德国观念论哲学中一步步拓展和演化,最终成为当代社会普遍接受的概念;同时,也让我们从不同的思想家那里汲取他们关于世界观的真知灼见。第三部分是第九到十一章,作者对“世界观”概念进行神学和哲学的反思。这部分是本书中的理论建构部分,主要展现基督教世界观的独特性和影响力,以及世界观概念的哲学意涵。最后一章检省了世界观概念可能被滥用的风险;即便如此,作者仍然指出,世界观概念对于当代基督教大有益处。
按照诺格尔的概念史梳理,“世界观”(Weltanschauung)首先出现在康德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康德只使用过一次这个概念,意思是人们对世界的感性知觉。此后,在19世纪的德国观念论和浪漫主义思潮中,“世界观”一词的含义不断扩展演变,转变为对宇宙的理性知觉,世界观也成为与“哲学”同等重要的一对并列概念。<3> 在此期间,它也由原来一个纯粹的哲学术语,扩展到自然科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各领域,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文化用语。人们开始使用这个概念来“表示一套构成并塑造人类所有思想和行为的信念”<4>,它甚至成为一个核心概念(Herzwort),清楚地表达了人类理解宇宙本质的强烈愿望。<5>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是19世纪世界观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全面处理了世界观的起源、表达、比较和发展等问题,并把世界观问题提升为一个包罗万象的理论体系。<6> 虽然狄尔泰对于世界观概念提出了他独特的理解和创见,但是他的世界观思想并未摆脱他那个时代的历史主义潮流。最终,狄尔泰世界观理论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在尼采激进的视角主义中抵达其逻辑的必然结果。
诺格尔指出,尽管“世界观”一词起源于近代,但是在古老的基督教传统中已经有世界观思想的萌芽。因为基督教从一开始就“试图根据上帝之道,为实在提供一种全面的解释” <7>。近代基督徒对于世界观概念的吸收和运用,则是从改革宗传统开始的。早在19世纪末,苏格兰长老会神学家詹姆斯·奥尔(James Orr,1844—1913)和荷兰新加尔文主义神学家亚伯拉罕·凯波尔(Abraham Kuyper,1837—1920),运用当时在欧洲大陆思想界盛行的世界观概念,来回应现代性和世俗主义对于基督教的冲击和挑战。<8> 这两位改革宗神学家都敏锐地发现,基督教在现代世界所遇到的冲击,不再局限于具体的神学教义,而已经延伸到人们理解宇宙万有的整体方式和基本原则。因此,基督教若想有效地抵御来自各方的攻击,就不能满足于平常那种零打碎敲的方式,而必须使用一种包罗万象的方法。奥尔和凯波尔发现,世界观概念正好能满足这一需要。
此后,福音派神学家卡尔·亨利(Carl F. H. Henry,1913—2003)、福音派思想家及文化批评家弗朗西斯·薛华(Francis A. Schaeffer,1912—1984)、福音派政治家查尔斯·寇尔森(Charles Colson,1931—2012)<9>等,都曾在各自领域发展了他们的世界观思想。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将基督教描绘成一种包揽万有的实在观,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神学和教会的范畴,并在许多方面与当时的世俗意识形态发生冲突。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代的福音派中出版的世界观论著,大部分都是受到以凯波尔为代表的荷兰新加尔文主义的影响。例如,在《世界观的历史》一书的“附录一”中,列出的大部分福音派世界观著作,均立足于荷兰新加尔文主义,贯彻凯波尔所代表的思想传统。<10> 近年来,英语学界又翻译出版了荷兰新加尔文主义另一位代表人物赫尔曼·巴文克(Herman Bavinck,1854—1921)的世界观论著<11>,甚至还译介了巴文克的侄子J.H.巴文克(J. H. Bavinck,1895—1964)探讨世界观问题的著作<12>,引发了福音派思想界对于世界观概念适用性的新兴趣。
尽管目前关于“基督教世界观”的著作汗牛充栋,世界观概念也已出现在很多学科的讨论中,但是对于这个概念本身的发展历程,仍需要专门的研究。诺格尔发现,对于“世界观”概念之历史的学术研究是从德国学界开始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观”概念在学术讨论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遍运用,德语学术界对于“世界观”的词汇史(Wortgeschichte)和概念史(Begriffsgeschichte)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为我们探讨这个主题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和文献资源。英语学术界对于世界观概念的专门研究起步较晚,最早可以追溯到阿尔伯特·沃特斯(Albert M. Wolters)写于20世纪末的两篇论文。<13> 沃斯特是一位荷兰新加尔文主义背景的神学家和学者,正是他的这两篇研究论文带给诺格尔最初的灵感,促成了《世界观的历史》这部学术专著的写作和出版。
随着福音派对世界观概念的广泛运用和深入研究,对世界观方法也产生了不少批评的声音。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4>:首先,世界观方法会让基督教信仰变得过于理性化(intellectualize)。瑞士神学家卡尔·巴特(Karl Barth,1886—1968)认为,世界观概念建立在人类意识的主观性基础上,所谓的“基督教世界观”,其实是将基督教信仰简化为人们所处时空之中的“世界图景”;因此,这种立足于人类理性、而非立足于上帝启示之上的世界观,不能取代作为真正信仰对象的上帝。<15> 一些福音派思想家认为,世界观概念过于强调人的理性和心智(mind)方面,而忽略了与人切身相关的体验、情感和想象等心灵(heart)层面。因此,当代改革宗哲学家詹姆斯·史密斯(James K. A. Smith)倾向于以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在《世俗时代》(A Secular Age)一书中提出的“社会想象”(social imaginary)概念,来取代世界观概念。<16>
其次,世界观概念自身带有相对主义倾向。我们已经在狄尔泰的世界观理论中看到了这种危险的倾向。世界观概念脱胎于19世纪德国观念论和浪漫主义的思想环境中,因此不免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如历史主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而且,经过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洗礼,世界观概念的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得到大大强化。“世界观思维”似乎消解了基督教信仰的客观性和共同体性,让我们误以为世界观只不过是个人思想和选择的产物。因此,基督教世界观似乎沦为现代社会中众多世界观中的一个,并且只对选择接受它的个体才是有效的。
当我们通读《世界观的历史》全书,尤其是该书的最后一部分(9—11章),就会发现,诺格尔已经在对世界观概念的神学和哲学反思中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进行了充分的处理和讨论。例如,对于世界观方法会使得基督徒的信仰变得过于理性化的问题,诺格尔主张我们应当回归圣经人类学,从圣经中的“心灵”(kardia)概念出发来理解世界观。从基督教的立场看,心灵决定着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如果我们以圣经的心灵观重新解释“世界观”概念,那么我们不但能探明其真正的来源,也会理解这个概念更丰富全备的含义。也就是说,世界观不仅关乎人的头脑和理性,也关乎心灵的基本倾向,甚至人的整个生存方式。<17>
对于世界观概念所沾染的相对主义毒素,诺格尔则呼吁我们将基督教世界观建立在三一上帝的客观实在基础上。三位一体的上帝,是多样性的统一性和统一性中的多样性,因此能够解释宇宙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及其固有的位格特征,从而可以作为自然和道德之秩序的根基。“宇宙的意义和主宰宇宙的权能,并非悬而未决的问题,二者都取决于上帝的存在和本质。因此,我们必须把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排除在外。”<18>
对于中国大陆的读者来说,《世界观的历史》也能让我们了解到现代汉语中的“世界观”概念和思想的来源。诺格尔指出,虽然人们经常说“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但是严格来说,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才是首先关注世界观问题的人。恩格斯认为,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具有客观性、合理性、普遍性和确定性,因此是真正的“科学的哲学”。鉴于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世界的威望,他的世界观思想受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接受,这反映在苏联官方所主张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中。正如《苏维埃大百科全书》中所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核心。”因为苏联在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领导地位,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相关的话语和表述也延续了下来:“让广大的工人阶级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是党的所有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党的至关重要的任务是,培育人民的共产主义世界观、道德观以及真正的人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19> 在此,我们就找到了自己从儿时起就无比熟悉的“世界观”话语的来源。
总之,尽管《世界观的历史》是一部二十多年前出版的著作<20>,但该书仍是我们了解世界观议题绕不过的一部学术专著。诚然,这二十多年以来,福音派思想界关于世界观的讨论也有了新的发展,相关著作层出不穷。但是,可以明显看出,这些著作要么是直接受到《世界观的历史》的影响和刺激<21>,要么是深化和发展了诺格尔在这本书中提出的思想和论点。<22> 因此,如果普通读者想学习并进入“基督教世界观”的相关讨论,从阅读这本书开始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23>
<1>安德鲁·霍菲克编,《世界观的革命》,余亮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页。
<2>大卫·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胡自信译,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第5页。
<3>“这两个术语确实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哲学和世界观都有一个对整体的认知取向,都与观察的视觉隐喻有关(希腊语theōrein,德语anschauen)。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强调这种观看的普遍性、抽象性、永恒性和一致性,而后者强调这种观看方式的特殊性、具体性、时间性和独特性。世界观的基本思想是,它代表了一种关于世界的观点,一种对事物的看法,一种从特定的有利角度看待宇宙的方式,这种角度无法超越其自身的历史性。”见Albert M. Wolters, “Appropriating Weltanschauung: On Jerusalem Speaking the Language of Athens,” in After Worldview: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Postmodern, ed. Matthew Bonzo and Michael Stevens (Sioux Center: Dordt College Press, 2009), 106。
<4> Peter Heslam, Creating a Christian Worldview: Abraham Kuyper’s Lectures on Calvinism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8), 89.
<5>大卫·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第69页。
<6>同上,第92页。
<7>同上,第5页。
<8> James Orr, The Christian View of God and the World as Centering in the Incarnation (Edinburgh: Andrew Eliot, 1893).这本书自首次出版以来历经许多版本和重印,最近的一个版本是The Christian View of God and the World, foreword by Vernon C. Grounds (Grand Rapids: Kregel, 1989)。Abraham Kuyper, Lectures on Calvinism: Six Lectures Delivered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New York; Chicago; Toronto: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1899).该书也出了多个版本及重印,比较流行的版本是Abraham Kuyper, Lectures on Calvinism: Six Lectures Delivered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under Auspices of the L. P. Stone Foundation (1931; reprint,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4)。中译本见凯波尔,《金石之言:从加尔文主义论宗教、政治、学术和艺术》,郭熙安译,台北: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另一个中译本载于茜亚·凡赫尔斯玛,《加尔文传(增订本)》“附录三·加尔文主义讲座”,王兆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第203—370页。
<9>寇尔森积极践行世界观的思维和方法。他关于世界观的重要著作是:Charles Colson and Nancy Pearcey, How Now Shall We Live? (Wheaton: Tyndale House, 1999)。中译本见寇尔森、皮尔丝,《世界观的故事》,林秋如、林秀娟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06年。
<10>比如Brian Walsh and J. Richard Middleton, The Transforming Vision: Shaping a Christian Worldview, foreword by Nicholas Wolterstorff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1984);Albert Wolters, Creation Regained: Biblical Basics for a Reformational Worldview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5)等。
<11> Herman Bavinck, Christian Worldview, trans. and ed. Nathaniel Gray Sutanto, James Eglinton, and Cory C. Brock (Wheaton: Crossway, 2019). 该书的中译本,见赫尔曼·巴文克,《基督教与世界观》,朱隽皞、徐西面译,爱丁堡:贤理·璀雅出版社,2022年。
<12> J. H. Bavinck, Personality and Worldview, trans. James Eglinton (Wheaton: Crossway, 2023). 该书是由已故的提摩太·凯勒牧师作序并推荐。
<13>分别是Albert M. Wolters, “‘Weltanschauung’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Preliminary Notes” (n.d., photocopy),这是一篇未完成稿;以及“On the Idea of Worldview and Its Relation to Philosophy,” in Stained Glass: Worldviews and Social Science, ed. Paul A. Marshall, Sander Griffioen, and Richard J. Mouw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9), 14-25。
<14>参考Michael W. Goheen and Craig G. Bartholomew, Living at the Crossroads: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Worldview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08), 19-23。就基督徒对世界观概念的应用,该书列出了五点批评。此处只简单探讨前两点主要的批评。
<15> Karl Barth, Dogmatics in Outline (London: SCM, 1949), 59;另见Karl Barth, Church Dogmatics, III/3, ed. G. W. Bromiley and T. F. Torrance (Edinburgh: T&T Clark, 1960), 18 (§48.2)。
<16> James K. A. Smith, Desiring the Kingdom: Worship, Worldview and Cultural Formation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09).
<17>《世界观的历史》,第296—301页。
<18>同上,第289—296页。
<19>同上,第258—259页。
<20>该书的中译本初版距今也近二十年了(大卫·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胡自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受《世界观的历史》直接影响而写成的著作是James W. Sire, Naming the Elephant: Worldview As a Concept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2004)。此外,诺格尔在《世界观的历史》中的创见,也促使詹姆斯·塞尔(James W. Sire)在自己的畅销书《邻舍的宇宙:主要世界观概览》(The Universe Next Door: A Basic Worldview Catalog)后续版本中,修改了他关于世界观的定义。
<22>例如,詹姆斯·史密斯(James K. A. Smith)的“文化礼仪”(Cultural Liturgies)三部曲,尤其是Desiring the Kingdom: Worship, Worldview and Cultural Formation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09)。值得注意的是,史密斯在该书中借鉴了奥古斯丁和当代天主教哲学家查尔斯·泰勒《世俗时代》的思想洞见,来反思“世界观”概念。首先,泰勒的《世俗时代》出版于2007年,而《世界观的历史》出版于2002年。史密斯曾为《世俗时代》写了一部出色的导论(中译本见詹姆斯·史密斯,《如何(不)世俗:解读查尔斯·泰勒》,高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其次,诺格尔早已将奥古斯丁的思想纳入他对世界观的反思(参见《世界观的历史》,第287—288页)。诺格尔1993年的博士论文是《圣奥古斯丁“失序的爱”之概念及当代应用》(St. Augustine’s Concept of Disordered Love and Its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他又于2008年出版了一本与此相关的著作:David K. Naugle, Reordered Love, Reordered Lives: Learning the Deep Meaning of Happiness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2008)。综上所述,诺格尔在世界观方面的探索更像是史密斯的先行者。
<23>虽然《世界观的历史》足够全面和深入,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需要一定的学术基础才能充分消化吸收。一个比较好的替代读物是:Philip Graham Ryken, Christian Worldview: A Student’s Guide (Wheaton: Crossway, 2013)。这本书有个更早的简略版本,即Philip Graham Ryken, What is the Christian Worldview? (Phillipsburg: P & R Publishing, 2006),后者已有中文译本,见莱肯,《何谓基督教世界观?》,郭熙安译,台北: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
(作者为橡树文字工作室文字编辑,北京大学宗教学系博士)
若有媒体或自媒体考虑转载《世代》内容,请尽可能在对作品进行核实与反思后再通过微信(kosmos II)或电子邮件(kosmoseditor@gmail.com)联系。
《世代》第24期的主题是“晚清教案”,却也有并非可以简单分门别类的文字。如《世代》文章体例及第1期卷首语所写,《世代》涉及生活各方面,鼓励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创作。《世代》不一定完全认同所分享作品的全部方面。
《世代》各期,详见:
微信(kosmos II);网站(www.kosmoschina.org)
发表回复